北京:就业观念问题令供求错位

过去的一周,大型人才招聘会在京城各处大型展馆遍地开花。仅仅2月14日一天,就有北京市人才大市场、全国人才交流大会、“金色职场”等3场重头戏同时上演。这几场大型的招聘会给京城乃至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和跳槽者提供了无数就业和择业的机会,但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求职中的不少问题和近期人才的走向。

西部招不够 北京挤不下

在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下,求职者们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还非常不够。外地的不少大学生依然首先考虑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业,而北京的毕业生更是很少考虑到西部等地发展;外企依然是求职者首要的追逐对象。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以外企为主的“人才大市场”的火爆和以外地单位为主的“全国人才交流大会”的冷清的强烈对比中显现出来。

就业咨询专家张杰贤说:“观念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求职能力的问题。观念转变快,求职能力也就相应提高。而求职能力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就业观念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为了帮助求职者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求职能力,全国人才交流大会在现场开设了就业专场咨询会,而某网站也在“北京人才大市场”开展了现场义务咨询活动。求职咨询活动火爆招聘会现场成为上周招聘会的一大亮点。

高薪没人拿 “海龟”未火爆

而在人才的走向上,除了传统的计算机和营销行业继续领跑外,还出现了不少变化。首先,年薪在50万元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走向火爆。在几场大型的招聘会上,都出现了相当多的企业亮出诱人高薪吸引总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才加盟。其次,海归人才需求依然疲软,逐渐淡出招聘中心。这几场招聘会上,以前常常看到的“海归人员优先考虑”的标语已经很难看到了,同时不少企业都婉言拒绝“海归”,使那些喝洋墨水回来的人们异常尴尬。

来源:新京报

相关阅读:

办公室里的“新武侠传”
毕业生遭到“欺生”怎么办﹖
职场新人该如何应对职场风险?
人在江湖:在你上班的第一天
不能回避的生活 办公室政治“教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