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车推开创业路

  在靠近汉口江滩的闹市区,人们总看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嫂子推着小餐车向人们兜售盒饭。嫂子姓何,原来是国营纺织厂的下岗职工。买断工龄后,何嫂只拿了一万多块钱,她女儿正上大学,丈夫身体不好。面对生活的重压,在尝试了各种小买卖后,何嫂瞄准了做价廉物美小餐车的生意。一年下来,何嫂凭此除了维持家里基本开支外,还略有储蓄。

  推着小餐车卖饭能赚钱吗?刚开始,何嫂信心不是很足。后来,考察了沿江的一些社区后,她发现市里好多处在搞城改或建商业住宅,许多民工中午“就餐无门”。他们在街头餐馆里吃饭不仅嫌贵,而且也吃不饱;另外,还有街头一些小商户也有吃“便当”的需求。针对这些顾客的特点,何嫂决定用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小菜和家常式的服务来打开这个市场。

  为了让生意第一炮打响,那天,何嫂一家三口人起了个大早,在菜市场采购了各种各样的小菜。择、洗、切、炒,十几盆菜弄好后,他们都累得精疲力竭。当天中午,夫妻俩推着小餐赶到施工现场时,刚散工的民工一哄而上,问这份饭的价钱贵不贵。当何嫂笑呵呵地告诉他们“三块钱管饱,五块钱管好”时,民工们都争先恐后地点起菜来。一些附近单位的职工和小店主闻讯,也纷纷赶来凑热闹。不到三个小时,餐车上的各种小菜销售告謦。吃得心满意足的顾客意犹未尽地告诉她,如果再加上一些小咸菜,炸小鱼,臭干子,用保温桶配些热汤就更好了。看着顾客们一张张真诚的脸,何嫂顿时茅塞顿开:只要不断地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这生意肯定能再上一层楼。

  说干就干。头一天,夫妻俩突击采购,忙到晚上十二点,把顾客建议的品种补上了小餐车。赶到工地时,民工们正引颈张望。点了正餐后,何嫂免费向顾客送一勺热汤,几条小咸鱼或咸菜,民工吃了赞不绝口。他们高兴地说,出门在外,打工的辛苦谁人知。只有在何嫂这个小餐车的旁边,可以找到“家”的感觉。一些做小买卖的“散客”也道,花几块钱吃上这汤汤水水、热热乎乎的饭菜,比自己单独做饭来得简便经济。

  做了一阵,何嫂也摸出一些门路来了。施工队伍开到那里,她的小餐车就推到那里,她还动员家里的亲戚参加进来,以扩大市场的份额。时间一久,一些熟识的民工觉得离不开这位知冷知热的好大姐了。何嫂在想:坚持做一两年,再向银行贷点创业款,开一个流动小餐车连锁公司。如果把全市整个市场做下来,自己说不定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了呢!

相关阅读:

乔布斯的警示:中国制造不能只做跟从者
创业故事——我办足球网站
台湾女性在大陆的创业故事
中年创业故事:四大创业资源足令青年人眼红
听本土创业精英说创业故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