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人到CEO路有多远之借鉴篇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借鉴篇:跨国公司的经验

  <strong><u>一、 一个营销人成为ceo的七年之路  </u></strong>
        <font face=楷体_gb2312>——英美烟草公司的人才梯队计划  </font>   俞翔,新近上任的新力实业公司ceo,这之前任英美烟草公司(bat)中国总部品牌经理。回想自己从一个营销 人走向ceo的道路,他认为bat系统完善的培训体制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7年的培训过程中 ,他不仅学到了先进的营销理念、营销方法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还受到了来自不同工作部门专家的培养,掌握 了全面的企业运营知识,而不仅仅是营销知识。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与别人沟通,进行团队合作,并具备了 团队精神,这是成为一个核心领导者最重要的条件。   按营销的系统进行进阶培训

  1.熟悉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 :
 
  工作的头两年,公司让俞翔在bat中国公司营销部门的各个岗位上轮换,这使得他对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包 括市场研究、顾客细分、品牌管理等,都有了一些认识和经验。
 
  最初的半年,他参与的工作是555品牌的渠道管 理,与7-11、屈臣氏等这些555的销售终端接触,并参与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半年后,俞翔被安排到了 具体的销售项目中担任项目领导者的角色。而每个项目,公司高层都会为他指派一位部门经理担任“教练”, 负责教授他业务上的技能。“他们非常尽心尽力,不是怕我超过他们,而是怕我学不好!”
 
  在这两年中,俞翔 一直在学习、管理、再学习、再管理中度过,他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学会与团队融合:
 
  1998年3月 ,俞翔被派往bat位于澳大利亚的悉尼总部,担任品牌副经理,参与当地最大品牌horizon的管理。他的顶头上 司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品牌经理,俞翔所在的管理团队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等不同的国家,俞翔从他们 身上学到了新的营销理念及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员交流技巧,并建立了国际关系网络。俞翔认为自己在这一 年里营销观念和营销技巧提升最快、最明显。
 
  3.亲身进行品牌管理实战:
 
  1999年,俞翔被派回中国,这时他 已成为bat与广州卷烟厂合作开发新品牌的负责人。
 
  2001年,俞翔被调到香港担任bat在中国的最大品牌—— 555的亚太北区品牌经理,负责该品牌从市场调研、制定销售计划,到广告、促销、公关等全部事务。 bat重视品牌营销的企业环境,使得俞翔在香港和广州的工作中有很多机会去实施一些最新的营销方法。
 
  “我相 信这在其他企业很难做到,为我提供了很多非常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4.独挡一面进行营销创新:
 
  2002 年底,俞翔回到广州,在广州中国大陆总部主管品牌营销,开始全面负责bat旗下所有品牌(包括剑牌、555、 希尔顿等)在整个华南地区的营销工作。
 
  在广州工作期间,俞翔曾操作了一项针对555消费者的crm计划。crm目 前主要应用在汽车、酒店服务、金融投资、银行信用卡等奢侈品、耐用品和服务行业,运用在快速消费品行业 还是新鲜事,但bat的董事会却批准了俞翔的这一新举措。crm实施初期评估的结果非常好,超过了预期的设想 。但这种做法确实很昂贵,每一个终端都要安排人员和设备,要做大量的消费者调查和资料收集,还要进行一 对一的服务,恐怕除了像bat这样的跨国烟草公司,一般的企业是无法进行这样的工作的。
 
  而bat却对开展这样 一个高风险的、新的营销手段大力支持,放手让营销管理人员尝试各种最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足以体现出bat 对营销的重视。
 
  5.接受其他工作环节的综合培训:
 
  无论是在广州、香港还是澳洲,俞翔一直接受着公司的各种培训。除了业务上的培训师,bat为每位培训生单独安排了一位在公司工作5年以上、经验丰富的资深经理担任导师,教授他们如何培养领导能力,如何与人沟通等职业经理人的技巧与处世原则。导师一般都来自不同的部门,如营销部门的管理培训生,导师可能来自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管理培训生,导师可能则来自研发部门。   <strong>从营销人到ceo需要积淀 </strong>
 
  很多营销人都有趁着年轻多赚点钱的想法,看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如果要做一位杰出的营销人,必须要有长远的目标。
 
  俞翔说,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有七年时间,自己一直没有中断过学习。“平时看电视我从来不看电视剧,只看广告和专题节目,通过这些节目来了解其他企业做法。现在还保持着阅读营销类和管理类杂志的习惯。”特别是在澳洲的一年,除了八小时工作就是学习,接触到了很多国内没有的书籍和资料。“我曾经用一个月的时间把700多页英文原版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看完了,并且做了大量的笔记。读到精彩的地方,我会把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案例带进去分析,感触特别深、提高特别快。”
 
  现在,俞翔已离开bat,选择“做小池子里的大鱼”,开始担任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俞翔认为营销人的工 作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这个公式的分子是消费者得到的利益,包括品牌的功能建立和品牌的情感建立;分母 是消费者付出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和时间、精力上的成本。营销人只要解决好这个公式的分子分母之比就行 了。而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最重要的则是具有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
 
  2002年 春节,555赞助过一个名为“企业创意与灵感”的论坛,其中刘永好的一番话给了俞翔很大的启发。刘永好称, 自己80年代经营猪饲料为畜牧业做贡献,考虑的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90年代投资房地产,解决的是人们的住 房问题;21世纪进军金融业,是因为他觉得现在老百姓都已经很有钱,就要开始考虑怎么样让钱生钱。他一辈 子就做了这三件事情,而这三件事情都抓住了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社会热点、潮流都是市场比较肤浅的层面 ,对社会变革力量的准确把握是一位成功的企业领袖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 最重要的是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
 
  社会热点、潮流都是市场比较肤浅的层面,对社会变革 力量的准确把握是一位成功的企业领袖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strong><u>二、全世界营销人的典范</u></strong>
        <font face=楷体_gb2312>——营销精英出身的ge与欧莱雅领袖</font>
 
  你是一位梦想着某天成为公司ceo的营销人吗?如果,你再兼具财务或运营某一方面的经验,那么,恭喜你,你离ceo已经不远了。
 
  按以前的传统,公司的ceo或总裁大多数出身于财务和运营部门,但是这种传统正在改变,具有营销背景的ceo越来越多了。总部位于波士顿的kfi 国际人员招聘与管理咨询公司主席理查德·肯尼迪说,“在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很多企业要寻找的ceo必须具有领导团队的能力、对企业的远景富有想象力和卓越的战略头脑,而不是一名学习财务的mba。”
 
  近年来,在美国的大企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市场营销背景的ceo,ge的伊梅尔特与欧莱雅的欧文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
 
  <strong>杰弗里·r·伊梅尔特(j effrey r.immelt):热爱与消费者一起工作的领袖</strong>
 
  杰弗里·r·伊梅尔特生于1956年,2001年7月起担任ge公司的ceo和董事会主席。1982年伊梅尔特进入ge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在ge度过了自己19年的营销生涯,担任过通用电气塑料公司的销售经理、营销经理、全球产品经理、主管全球营销和产品管理的副总裁。担任ge全球ceo前,最近的职务是通用电气医疗系统的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1978年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应用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
 
  伊梅尔特的著名言论是:“我热爱与消费者在一起工作……销售额影响我所做的一切,它使我在经营时始终怀着紧迫的心情并聆听大众的意见。”    2000年年底,美国两位继任领导人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热点,一位是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当选;另一位就是杰弗里·r·伊梅尔特成为了具有108年历史的通用电气(ge)的第9任ceo。众所周知,ge的前ceo约翰·韦尔奇是美国商界的传奇人物,被誉为最伟大的ceo。伊梅尔特能否带领ge再续辉煌成了美国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ge挑选韦尔奇接班人的计划从六年前的1994年6月就开始了。从最初进入名单的24人,到最后的三位决赛选手,ge的董事会、管理发展和薪酬委员会(mdcc)以及韦尔奇本人,对他们从教育背景、以前的工作成绩、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进行了长期复杂的考评。最后选定的三位候选人还分别被安排到ge最重要的部门进行锻炼和实践考核。最终,伊梅尔特胜出。
 
  华尔街一位分析家分析伊梅尔特胜出的原因,“伊梅尔特经营的企业——通用医疗是ge内表现最出色的,他使该公司国际化,并在创造新产品和占领市场份额上做出了惊人的业绩。”ge的一位前营销管理人员称,“我喜欢伊梅尔特的是他有一个营销头脑,他所想和所说的总是机会,而不是挑战。”
 
  ge前ceo、美国商界传奇人物韦尔奇对伊梅尔特的评价则是:“伊梅尔特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和能够领导ge的理想人选。他拥有敏锐的战略眼光、技术背景、营销能力、强有力的领导作风和有效的团队建设才能。我们对于杰夫(伊梅尔特的昵称)这样的人领导我们继续向前感到非常激 动。”
 
  近期,伊梅尔特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用新的广告主题——“梦想启动未来”(imag ination at work)来 替代原来使用了25年的广告语——“带来美好生活”(bring good thing s to life)。这次广告战役将表现 一些经过想象力创造后的非常规例子,比如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捆绑上ge的现代飞机引擎后,发生了什 么事。
 
  这次品牌修正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体现ge在医疗技术、机器人技术、媒体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巨大努 力。ge预计花费超过1亿美元的媒体投放来支持本次广告战役,包括电视、平面和网络广告。这次改变也试图反 映出ge对于研究工作和长期创新想法的重新强调。
 
  ge的营销人员说,伊梅尔特在这次广告主题的转变中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带来美好生活”是一句伟大的口号,但是主要刺激了照明和家电业务,而这部分业务领域目前 仅占ge收入的6%~7%,“我们需要一个远景+使命+策略的清晰表达。”新的广告主题抓住了前进的ge的核心精神 ——ge尽其所能尝试所有的事情,并推动其发生和发展。
 
  伊梅尔特的著名言论是:“我热爱与消费者在一起工 作……销售额影响我所做的一切,它使我在经营时始终怀着紧迫的心情并聆听大众的意见。”   <strong>林赛·欧文·琼斯(lindsay owen jones ):优秀的品牌策略专家</strong>
 
  林赛·欧文·琼斯出生于英国,在牛津大学学习现代语言。大学毕业前不久,他遇到了前任法国总统的 兄弟奥利维尔·德斯坦,德斯坦向他介绍了巴黎的法国商学院(insead)的情况。1969年,欧文从法国商学院 毕业,加入欧莱雅公司,担任电话推销员。后来,欧文得到迅速提升,主管欧莱雅意大利和美国公司的品牌经 营。1988年,欧文担任欧莱雅的董事长兼ceo。
 
  林赛·欧文·琼斯欧文说:“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技术领域取得一些进展后 ,你还必须走向市场,将其推销出去。”    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法国,欧文这位英国人将一个法国品牌打造成了国际明星,欧文本人也获得了《新经济 学人》和《商业周刊》等国外权威杂志颁发的2002年度最佳经理奖。现在,欧文依然是领导大型法国公司的唯 一一位外国人。
  
  欧文在品牌经营上显示出非凡的才能是在1981年到1984年期间,他领导着欧莱雅最重要的海外 业务分支——欧莱雅美国公司。在美国工作期间,他不接受巴黎同僚们关于兰蔻等欧洲品牌永远无法与美国知名品牌(如雅诗兰黛和露华浓)竞争的成见。他领导公司的兰蔻等品牌积极挑战美国知名品牌,如雅诗兰黛,最终在美国化妆品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他的战场是:美国百货商店的售货柜台。1983年,他使梅西百货公司(macys)在其化妆品专区的显要位置为兰蔻提供了与雅诗兰黛相同面积的销售店面,从而在那一年将 兰蔻在美国的销售额提高了25%。
  
  法国欧莱雅公司2001年净利润为12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9.6%,集团已经 连续17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利润增长。大部分分析家都认为,欧莱雅的品牌多元化、对品牌的管理和营销是这个 全球美容帝国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欧文的经营技巧主要是购买一些本地化妆品品牌,将它们改头换面后再推广 到世界各地。10年前,欧莱雅55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大约有75%来自欧洲,其中大部分来自法国,去年,来自欧洲 的收入只占公司137亿美元总收入的49%,而来自北美的收入则占了公司总收入的32%,比90年代初期增长了1倍 。
 
  欧文成功改造美宝莲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1996年,欧莱雅以7.58亿美元收购美宝莲,那时候, 美宝莲在消费者眼里是一家低档的美容化妆品公司。欧文认为,美宝莲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重新打 造品牌形象。首先,他将美宝莲总部从孟菲斯搬到了大都会纽约。从此,在海外市场,美宝莲商标的后面增加 了“纽约”两个字,这种做法是仿效欧莱雅的主打产品“欧莱雅,巴黎”。因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消费者看 来,纽约是西方花花世界的象征,来自纽约的产品自然代表着性感、国际化和最新的时尚。这次品牌改造的结 果是日本、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地购买美宝莲的睫毛膏。美宝莲的销售额由1996年的3.5亿美元迅 速跃升到2002年的11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拥有全球19%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美宝莲成为了唇 膏市场第一大品牌。
 
  现在,欧莱雅旗下拥有包括“欧莱雅,巴黎”、美宝莲、薇姿、兰蔻等各个档次、针对不 同国家、不同细分市场的众多品牌。欧文解释自己的品牌经营理念道,“每个品牌都被精确定位在一部分特定的市场,尽可能地减少与另一个产品定位之间的重合。好的品牌管理策略是针对合适的顾客群体投放正确的产品。”
 
  荷兰银行(abnamro)化妆品行业分析师安托万·贝尔盖说:“欧莱雅的品牌策略接近完美。”
 
 欧文在注重品牌经营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产品研发。他也保留了欧莱雅作为“科学的”化妆品公司的形象。欧莱雅每年大约将3%的收入花在研究领域,而同行业其他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平均开支则低于收入的2%。但是他坚持说,“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技术领域取得一些进展后,你还必须走向市场,将其推销出去。 <strong>  从营销人到跨国公司ceo的杰出人才</strong>
  
  威廉·威尔顿(williamweldon)2002年4月起开始担任美国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ceo。毕业于昆宁配克大学(quinnipiacuniversity),毕业后加入强生公司担任销售代表。1992年起领导强生的ethiconendo-surgery业务,1998年起负责公司的医药业务。
 
  罗伯特·埃斯勒(robert essner)美国家用产品公司(americanhome products)ceo。美国家用产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药品和健康产品生产公司。1989到1993年担任美国家庭产品公司主管销售和市场的副总裁。他非常擅于与代理商打交道,并且经常和推销员接触、沟通。
 
  布鲁斯·奇曾(bruce chizen)adobe系统有限公司ceo。担任ceo以前,他是adobe公司的销售与市场主管。他在高科技产品的营销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格伦·提尔顿(glenntilton)德士古能源公司(texaco)ceo。1970年提尔顿作为一名销售培训生加入texaco公司;1979年,他成为费城分公司的营销经理。其后,担任公司的营销副总裁。
 
  安妮·莫西卡(anne mulcahy)施乐集团(xeroxcorporation)ceo。莫西卡在施乐的20多年里,一直供职于市场营销部门,她相信在销售上的努力可以带领企业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盈利。
 
  詹姆斯·勒纳翰(james lenehan)2000年和威廉·威尔顿一起成为强生公司继任拉尔夫·拉森(ralphlarsen)的ceo候选人,现在为强生医药设备公司主席。勒纳翰曾经供职于强生公司营销部门。
 
  埃德·马拉(ed marra)雀巢集团加拿大公司ceo。马拉在雀巢的第一份工作是负责雀巢咖啡在当地的营销。之后,他成为了雀巢加拿大公司冷冻食品部的营销经理。1990年,马拉升任雀巢美国公司营销副总裁l·加里·怀特(l garry wright)fmb银行、fmb金融服务公司和fmb保险服务公司ceo。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银行营销与管理学院、威斯康辛大学银行营销学院、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哈佛大学ibaa学院。1969到1974年供职于弗罗里达人民银行商业发展与营销部。  
   

作者:王卓 兰茂勋
来源:成功营销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