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为了多分得冷饮市场的一杯羹,各冷饮商使出浑身解数展开比拼。
<span class=11pt> 虽然上海的天气还未转热,但一场冷饮大战已飘出了硝烟味。记者从上海市冷冻食品协会获悉,今年上海市场上的冷饮品种将达到276种,其中新品就达121种。为了多分得冷饮市场的一杯羹,各冷饮商使出浑身解数展开比拼。
<img align=right alt= border=0 hspace=0 src=data/uploads/2015/10/05/17/9159561211793adb5.jpg>
营销招数五花八门
今年的冷饮大战可谓是各显神通。光明冷饮在产品种类上大走怀旧路线,推出“迷你鲜奶炼乳棒雪糕”、“大头盐水棒冰”和酒瓶装的“郎姆酒果仁冰淇琳”。雀巢瞄准青少年消费群,一口气推出了16个新产品,特别是一款名为“摇摇冻”的产品,能够任意弯曲,状似舌头,可边摇边吃,尤其适合儿童。大唐思诺贝推出了水果清香味道的雪葡萄、乌梅冰。
<img align=left alt= border=0 hspace=0 src=data/uploads/2015/10/05/21/35725612117d8f177.jpg>
而伊利在促销手段上动足了脑筋,日前该公司与迪斯尼集团正式签署了联合促销协议,双方共同推出“吃伊利冰淇淋,游迪斯尼乐园”的抽奖活动。和路雪则请出了颇受青少年喜欢的“灵感组合”演唱组,演绎其“自由释放激情,炫出真我个性”的冷饮消费理念。光明今年还打出了餐后甜点的促销理念,引导消费者将冰淇淋作为餐后甜点。另外,蒙牛则在销售渠道上大做文章,表示能够“10分钟将冰淇淋送到家”。
冷饮新品主打1.5元
据悉,上海一年冷饮市场的容量为8万吨,目前上海市场上主要的冷饮品牌有近20个,其中和路雪、光明、雀巢、伊利、大唐思诺贝占据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冷冻食品协会金祖卫主任介绍,今年市场上的冷饮新品占总量的43.8%,如伊利与和路雪分别有52%和40%的新品上市,蒙牛也推出了29种新品。
据了解,在今年新上市的冷饮新品中,价格为1.5元(或1.5 元以下)的冷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如在今年伊利的24种冷饮新品中,有19种的价格为1.5元(或1.5 元以下)。而一家新涉足上海冷饮市场的新产品———妙雪冷饮的价格全都定在1.5元(或1.5 元以下)。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上海冷饮价格一直在低位盘整,一是因为上海冷饮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同时,冷饮的主要消费者是青少年,因此其价格要定得实惠些。但一位食品专家认为,上海的冷饮业如要大力发展的话,应该要在价格上拉开档次,大力发展一些高档冷饮,以争取更多的消费人群,延长其消费时段。
国产冷饮亟待变脸
据统计,美国每年人均冷饮消费为22升,荷兰为6-8升,而我国只有1升。一些投资者认为,中国冷饮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
在欧美发达国家,冷饮已成为了四季畅销的食品,一些冷饮厂家已开发出了油炸冰淇淋、蔬菜冰淇淋、汉堡冰淇淋等冷饮新品。而上海的冷饮品种虽然已达上百种,但其在包装形式上,不外乎盒装、枕式装、家庭装,产品不外乎杯装类、棒插类、挤压类,口味也只有奶油味、水果味、巧克力味等几种,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亟待创新。
上海市冷冻食品协会的有关人士认为,上海冷饮产品和国际上相比,还不能算丰富。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将不利于冷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span>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