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为减轻营运成本的压力,百盛百货在中泰国际广场(位于广州火车东站旁)的经营面积近日已缩减一半,由原来的4.8万平方米缩减至2.4万平方米”。昨日,百盛集团中国区总部某负责人苦涩地对记者说,“与中国北方地区相比,广州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和当地顾客的消费心理、习惯很不好把握,所以无奈之下先做此举措。”
进入广州接连受阻
与在大连、北京等北方城市的显赫战绩相比,百盛百货自1999年以“输出品牌管理”的模式进入广州亿安广场之后,就一直“郁郁不得志”。
据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百盛与亿安的合作最初,无论在招商、销售和利润上都对亿安承诺过高,因此在招商上为吸引更多的品牌进场经营而不断向经销商开出过低的条件,在经营上为追求销售不断牺牲利润(百盛收取管理费是按照销售额比例提取的),从而令亿安利益受损。
与亿安广场分手同时,百盛与中泰迅速联姻。有了亿安的“前车之鉴”,中泰国际广场自然变得精明许多,在与百盛合作于2002年1月开业时,只选择了“纯租赁”的现实方式,商场部分由百盛自己全权管理经营,盈亏自负。
不过,去年下半年开始,百盛“不服水土”的症状又一次显露出来,再加上近两年来,广州本地的百货业在火速扩张的超市大卖场、连锁家电业的紧逼之下,好几家老牌百货的营业额已停滞不前,并没做出“个性化”的百盛日益维艰。
新模式有待考验
“当前国内对零售业限制比较严格,再加上不少商品的关税仍然较高,即使是外资零售百货,也很难在供货采购渠道上显出较大不同”,李学忠向记者说到,“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国内百货80%的品牌雷同,百货公司很难做出个性化、差异化。不过,作为不直接销售商品的大型购物中心,却可以凭借布局结构、招商类型选择做出自己的个性来。”
李学忠说,调整后的中泰国际广场,除了传统的餐饮、品牌服装店等外,还会引进网吧、书吧、美容美发厅、篮球室、室内高尔夫球室、桌球室、体育酒吧、商务会议厅等项目,准备成为一个“休闲、体育、商务”型购物中心,目标顾客主要以白领、商务人士为主。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就此指出,与广州目前众多已建、在建的“大而全”的购物中心相比,此种经营模式虽然颇据“另类个性化”,但是,是否能够以此真正聚集更多的客流,还有待市场的验证。
作者:风翔
来源:新快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