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6月中旬,国美电器推出彩电与空调两大类产品的降价促销活动,这是首次由商家牵头,且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门店展开的全线降价。对于国产彩电来说,这次降价幅度之大,完全可以被称为:2000年集体“跳水”之后又一次价格“雪崩”。而且事后看来,厂家与商家在降价的步子上并不一致,甚至是矛盾重重,商家好像是做了厂家的主,而厂家则因为失去了市场价格控制权而愤怒。在武汉和重庆,几乎同时爆发了厂家与国美之间的激烈冲突。
当厂家发现某个商家已经远远超出掌控范围,其他商家的跟风行为又接踵而来,一二三级市场整体价格体系可能瞬间崩溃,厂家自是不会再对商家的降价行为给予默认。
被国美卷进这次降价风暴的彩电,有长虹、创维、tcl等知名品牌,空调则有海尔、海信、科龙、tcl等等。其中,降价彩电有数十种规格,价格普遍下降了20%至30%,有的甚至达到50%。在武汉,国美还打出了触目惊心的“彩电雪崩”广告。国美对外宣称,事先和各厂家做过沟通,得到了厂家的大力支持,但在6月13日,长虹、tcl等四大厂家武汉分公司通过“紧急函告”,要求国美停止亏本销售,同时,他们停止向国美提供特价机,并紧急撤离促销员,一致“罢售”,还上演了“厂家便衣人员监督商家销售”的戏剧性一幕。6月13日前后,国美在重庆也遭遇了厂家的强烈抗议,吃到了部分受伤较深的空调厂家端出的“罚款单”。
6月23日,北京国美的新闻部部长宗向东向本报解释,国美本次的家电降价活动虽然由商家牵头,但还是源于厂家自身有降价的需要:第一,彩电由于受到“反倾销”的影响,通过出口消化产能的通道大大受堵,厂家只好刺激内销的需求;第二,今年4月,合资彩电价格普遍下降,给国产彩电带来很大的销售压力;第三,21英寸以下的纯平和逐行扫描彩电的确已经没有了降价空间,但29英寸及以上的还有调整空间。他强调,国美和厂家就活动提前做了沟通,并得到各厂家的大力支持,否则商家是没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的。宗向东说,本次降价活动的合作方式,是由各厂家总部做出主导价格,当地分部具体操作。武汉发生冲突是一个特例,是由于武汉历来是家电价格的“盆地”,当地的商家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国美是武汉新进商家,各厂家分公司的抗议很可能是迫于当地其他商家的压力。对于重庆的“罚款单”事件,宗向东表示还不清楚。
但是,厂家都否认参与了国美的降价活动,指一切都是国美的单方行为。四川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介绍说,长虹与商家的合作方式是货到付款,至于商家最终的销售价格长虹无法干涉。出现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厂家也不好指控。他反驳“国内厂家因为‘反倾销’有降价需要”的说法,因为“反倾销”还在应诉当中,产品销售目前一切正常,即使有影响也至少要到2004年2月、3月期间。tcl空调卢国明表示,由于国美选择合作主力品牌的费用门槛在逐年增加,2003年又进一步提出品牌导购员要由商家管理,而人员费用仍然由厂家支出,tcl空调总部已经停止了与国美的合作,但各地分公司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国美。
其实,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如苏宁电器集团副总裁孙卫民所说:“2000年后,家电厂家之间在价格上的约束开始明显改善,倪润峰二度出山后,也不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强调差异化的竞争力”,但是降价还是家电业拉动需求的惯用手段,在国美降价活动前,不断地有品牌厂家直接对外宣布降价。本次降价之所以爆发了厂、商之间的激烈冲突,主要在于国美完全打破了厂家圈定的价格游戏限制,将降价幅度推至极限。
北京国美宣称:“29英寸的纯平和逐行扫描彩电分别要击破1600元和2400元的底价”,有厂家直喊:“不可能的价格,已经低于产品的成本价”。据武汉的业内分析人士左洋调查,国美在武汉推出的tcl1599元的特价机,其进价是1990元。康佳彩电曾在函告中表示:国美电器未经我公司同意,扰乱我公司价格体系,威胁我公司业务开展……而且,国美此举还引发了其他商家的连锁反应。在武汉,国美电器同城的竞争对手纷纷采取跟进策略,武商家电城、中商家电唐家墩店、徐东平价也如国美“照章办理”,甚至将康佳的一款29英寸纯平彩电卖到1580元。
当厂家发现某个商家已经远远超出掌控范围,其他商家的跟风行为又接踵而来,一二三级市场整体价格体系可能瞬间崩溃,厂家自是不会再对商家的降价行为给予默认。
几年内,家电经销商与厂家之间已有5个回合的较量。国美这一次的降价活动,是厂、商在主导地位博弈中的短兵相接,是双方博弈的登峰造极。
国美掀起的降价活动,究竟是厂、商联合炮制还是纯粹的商家单方行为,这一点到目前为止都扑朔迷离,但家电业终端大型零售商的议价能力确实是在明显增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陆刃波对这一点表示肯定。
彩电集体大规模降价自1994年至2000年,大约有6~7次,都是厂家在主导,在成本内控制调整,由厂家拿着指挥棒,设定游戏规则。2000年是家电业商业的转折年,终端大型零售商对市场的主动性开始显现,并不断地增强。虽然本次国美降价是首次由商家挑起的家电降价活动,但自2000年至此次降价期间,家电业繁多的小型降价行为已经可以看见商家主导的影子。陆刃波指出,这种变化有两大前提:家电产品严重过剩以及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此外,还有三大原因:其一,在一级市场,商家销售网络的规模开始加速度膨胀;其二,2000年后,诸多“洋彩电”的生产与研发基地陆续迁至中国,“洋彩电”企业对中国市场反应更灵敏,国内商家与其合作的政策也更灵活;其三,家电零售商的产品大类,由原来单一的“家电”变化为“家电、通讯、数码”,而且新大类的销售量在不断放大。按照孙卫民的说法,这第一点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规模的扩张大大增强了商家对市场的分析能力。
据了解,国美创建于1987年,截至2000年,总共才开了30多家门店,分布范围局限在北京、天津和上海,2000年底,国美的门店开始迅猛发展,至今已有门店120家左右。因此,自2000年起,家电厂家与经销商开始了主导地位的博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指出,近几年家电经销商与厂家之间已有5个回合的较量。第一回合是9大厂家在南京结成彩电联盟,频频向商家施压;第二回合是商家打出批量采购的大旗,将批发价的定价权拿在手里;第三回合是不甘示弱的厂家决定优选经销商队伍,将条件不好的经销商清除出销售队伍;第四回合是以海尔为首的厂家提出发展现代物流,志在绕开经销商,让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第五回合是以苏宁为首的零售“大鳄”决定打造流通品牌,以自己的名字作品牌,向家电制造商下单订做产品。可见国美这一次的家电降价活动,是厂、商在主导地位博弈中的短兵相接,是双方博弈的登峰造极。
商家在家电业的主导性越来越强,甚至时有商家想要做主家电业市场。陆刃波指出,商家如果做主家电业,那么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其中包括破坏厂家的价格体系,打压制造业的热情。孙卫民则把厂家比作“老虎”,把商家比做骑在“老虎”背上的“猴子”,他认为,商家要做厂家的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
有分析认为,国美这次的行为似乎表明,商家做了厂家的主,但陆刃波认为其实可能是强势商家的转变。国美曾经想要发挥销售终端的优势,培育亲密关系的新品牌,乐华能成为家电业近些年的“一匹黑马”,其中有着国美不小的功劳。但是随着乐华的轰然崩塌,出于“谁销售谁负责”的惯例,乐华产品甩给了国美长久而沉重的服务包袱。陆刃波分析,“乐华事件”的爆发给国美敲了警钟,因此国美这次的做法,可能仅仅是想通过大幅度提高合作门槛优选有实力的品牌厂家。
看来,家电业厂、商双方的较量短期内只会是愈演愈烈。据悉,tcl空调近期启动了“同心经营模式”,即是“千店工程”,意在培育以自身品牌为主导的“亲密渠道”。北京国美今年下半年还要增加50多家店,而在5年内,将要健全一级到二级市场的销售网络,占全国家电市场销售份额要从如今的5%提升至20%。苏宁计划在2005年以前,大型的直营门店要由现在的70多家发展至150多家,健全省级、地级的销售网络。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