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战略优势丧失 索尼陷落“效率陷阱”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索尼这个最有号召力的公司在众多的领域开始遭遇失败。

    在等离子彩电市场,先锋、日立的技术已经逐渐超越了索尼,先锋和索尼在日本国内的销售比达到了4∶1;在液晶彩电领域,韩国三星已经在索尼的传统领地北美地区将索尼封住,索尼开始节节败退;在手机领域,诺基亚、摩托罗拉共同把持了市场。在中国,三星的手机和液晶显示器等电子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而索尼爱立信手机却一直在亏损。
    今年1至3月份,索尼电子业务出现了1161亿日元巨额营业赤字,加上市场对索尼的前途感觉模糊,引发了日本股市的巨幅震荡。有舆论认为,这象征着日本经济已经面临一个重大转折,索尼这种标杆型的公司在新的竞争年代遇到了新的挑战。
    索尼一直被理论界认为是以独特的战略赢得了独特的胜利,尤其是在大多数日本公司仍匍匐在效率面的竞争而不能突围的时候,索尼的经验更加难能可贵。它的胜利在于它有独特的战略:针对不同顾客生产不同的电子产品然后高价销售,并用独特的方法进行市场营销,强调产品技术的原创性。
    索尼50年来的胜利其实就是这种战略的胜利,但是,50年后,索尼各条战线都遇到了麻烦,是战略理论出现了问题,还是索尼出现了问题?
    战略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因为市场是变化的。一种战略不可能保持一个静态企业的持续胜利,这个公司必须进行持续的、新的定位,以保持自己永久的战略差异性,这才是企业获得胜利的根本。
    索尼的战略遇到了挑战,它的战略开始模糊,这是因为在很多领域内,索尼与其他很多公司已经没有什么两样,并且有很多公司已经超过索尼。索尼在几十年前率先从日本大公司杂货铺式的经营模式中突围,获得了几十年的胜利,面对新的竞争必须进行新的产业取舍和原有产业的突破,也就是说必须进行新的战略定位,任何的修修补补都没有用。因为从现在看,索尼实际上在众多对手的围攻下掉进了效率面竞争的陷阱,在这样的环境中,索尼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因为它的成本是最大障碍。
    索尼战略优势的衰退给信息时代的全球竞争提供了五点启示。
    第一是市场已经转变为“不间歇化的市场”。市场创新主体增多,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不可能再垄断技术,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速度加快。这个新的市场是一个速度的市场,也是一个创新的市场,这样的市场不可能给一个企业更多的时间让你一劳永逸,进入这样一个新的市场就等于开始了没有终点的速度与创新的比赛。
    第二是永远有活力的新产品。成功的企业首先是产品的成功,失败的企业也就是产品的失败。索尼衰落的实质就是其产品竞争力的衰落。优秀的品牌保证不了没有竞争力的产品的胜利,有竞争力的产品却能保证品牌的长盛不衰。一个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永远有竞争力,永远不要期待自己的著名品牌会保佑自己的产品,品牌对产品的信用担保期限是零秒。因此,不要认为创造了一个好品牌,就可以在产品创新上休息一下,这已经是历史的陈旧观念了。
    第三是永远的低成本。设定好的战略,找到差异化的市场空间,并不意味着就找到了高成本的理由,即使你有独特的东西,品牌的溢价幅度正在变小;即使你独特,更独特与成本更低的产品已经在一边等着你了。新的市场要求更大的创新与更低的成本,如果是研发的成本难以缩减,那就对你的商业运行成本举刀吧。索尼以往的高成本、高价格的模式已经落后了。
    第四是最快的速度。光有创新和低成本是不够的,必须具有超前的速度,速度已成为像技术、成本等物质要素一样或者说是更为重要的要素。在这样的时代,产品、成本有竞争力,然而没有速度的所有活动都是白搭。优秀的企业不是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搞肉搏战,而是在对手还没有反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行动,在对手行动的时候则已经收获了。速度保证了自己永远不跟竞争对手呆在一起。索尼到现在为止仍然具有超常的创新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并没有保证自己在很多产品上取得胜利,缺少的东西就是速度。
    第五是品牌营销是持续的沟通流,而不是想起来就有、忘记就没有的散打战役。品牌的优势永远是在现在,现在有优势并不等于今后有优势。索尼就犯了这样的毛病,创造出一个好的品牌,然后停下来期待这块金字招牌照耀未来。现在看,仅靠一块光鲜亮丽的品牌来维持自己的未来是不保险的。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