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2003年4月的包头,春暖花开,万物吐绿。来自北京的大批专家云集这座塞外名城,为一个重大项目召开了一次高规格的评审会。这个为国内产业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项目,便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天然气化工基地的“包头天然气、转炉气综合利用项目”。此次会议也标志着包头天然气化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思路”诞生“大计划”
2000年,西部大开发热潮涌动。正当人们兴奋地谈论西气东输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气田——苏里格气田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被发现,高达6000多亿立方米的储量让世人为之一振。加之地跨蒙陕两省的长庆气田,内蒙古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远远超过了新疆和青海,从而一举成为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第一大省。
有专家说,假如内蒙古的天然气早勘探出几年,那么西气东输的源头可能就在内蒙古了。有着储量如此之大的天然气,自治区又该如何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无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还是相关的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气田周边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距气田仅200多公里。从2001年始,围绕苏里格气田的天然气,包头市计委和国内众多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考察和比较研究中,一个观念在大家心中逐渐形成了共识:仅仅将天然气用做城市燃料以代替污染程度较大的煤的观念是落后的,没有开放性的。天然气不仅是一种优质、高效、洁净的能源,而且也是最好的化工原料。天然气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众多工业领域,综合开发利用天然气,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益,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建设一个大型的天然气化工基地的计划应运而生了。
2001年11月2日,总投资为152亿元人民币的包头天然气化工基地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完成,从而拉开了自治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序幕。包头天然气化工基地总体建设方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化工项目的规划建设,包括83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酸、10万吨醋酐以及甲醛、多聚甲醛等多个化工产品的生产;二是中长期生产合成油项目,利用中科院开发的技术生产合成油100万吨/年。
包钢废气从此变废为宝
利用天然气生产甲醇等化工产品的项目,海南、四川、青海、宁夏以及东南沿海的一些地方也有,有的甚至已经开工建设。如果没有特别的优势,这个项目能否成为包头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一个问题。
然而,这次幸运似乎特别眷顾包头。
除了距能源基地——苏里格气田近、交通运输能力相对较强、资源的输送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成本。由于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合成气的生产工艺,主要以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羰基合成生产醋酸、醋酐,在该项目中,一氧化碳的来源是决定生产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包头现有的作为废气排放的包钢转炉气等正好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一氧化碳的成本。
也就是说,在包头建设的天然气化工基地项目由于是闭路循环、洁净生产,没有什么副产品排放,也没有废水排放,因而基本没有什么污染,当然也就更具竞争力。此外,包头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也都成为天然气化工基地在包头建设的重要筹码。包头是两大气田周边最大的城市,交通发达,有利于天然气资源和产品的外销运输。今年3月份,西气东输的长(庆)呼(和浩特)天然气输气管道已成功穿越黄河,铺设到包头门站,总投资6.4亿元的城市天然气配气管网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为包头最终利用天然气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化工是耗水量极大的产业,而日供水能力达100多万立方米的包头在内蒙古乃至西北所有城市中都是最强的。
作为直接组织参与了天然气化工项目所有重大前期工作的现包头市副市长、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胡景星,对这一项目始终充满信心:“在包头建设天然气化工项目,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和综合优势,试问,还有比包头更理想的地方么?”
天然气化工基地启动项目预计投资42.8875亿元。包头两家上市公司——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印尼林氏集团国际棉业实业有限公司、德国鲁奇油气化学有限公司提出,以中外合资方式,在包头共同建设天然气化工项目。4家公司的介入,使这一项目从设想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有“天时、地利”,更要“人为”
20世纪90年代初,包头曾规划建设煤化工基地,为此付出10多年的艰辛努力,终因投资较大及项目业主不落实等原因,而没能付诸实施。进入新世纪,苏里格天然气的发现为包头带来巨大转机。
在今年4月17日中咨公司主持的项目评审会上,曾是煤化工项目的积极推动者之一的包头市副市长杜守纲动情地说:从煤化工到今天的天然气化工,10多年来,国家一批又一批专家,为包头的这个项目常年奔波往来于京包之间,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黑头发都熬成了白头发”。我们认为,该是揭开新的一页的时候了!
占尽天时、地利,剩下的便是努力使其成为现实。
——2001年初,包头市计委着手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包头市开发利用天然气规划思路》报告。
——2001年以来,包头市计委多次邀请原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等大院大所的专家来包头实地考察,研讨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这一问题。随后,编制完成了《包头市天然气化工规划初步研究》和《包头市天然气化工基地规划建设方案》。
——2002年初,包头市计委和业主单位组织国内化工专家,两次组团赴美实地考察了10多个天然气化工厂,对其设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并举行了中外技术交流会。与此同时,国内外一拨又一拨客商也纷至沓来,对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002年以来,编制完成了《中外合资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气、转炉气综合利用项目预可研报告》,上报到原国家计委。原国家计委初步审查后认为,将天然气结合包钢转炉气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也比较好,项目很有特色。
——2003年4月17日至19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专程赴包,对“预可研报告”进行审查评估,做出如下结论意见: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有利于调整我国目前同类产品规模小、工艺落后、竞争力差的产业结构,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需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高起点地发展我国的天然气化工产业;项目的建设为鄂尔多斯天然气田提供了稳定的用户,将有利于加快该气田开发的进度,实现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包头市的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善,同时也将推动周边盟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化工部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李奋明估计,该项目经过资金筹措、可行性报告的进一步深化,就可以全面展开。预计在两年内,可以实现工程的启动。
评审会后,包头市计委已按专家组评估意见迅速补齐了有关文件,及时上报到中咨公司。截至记者发稿时,该项目已顺利通过中咨公司最后评审,上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启动已指日可待。
十几年的辛苦终于要有结果。
相关链接
我国天然气缺乏深加工
天然气在具有能源属性的同时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1997年,世界天然气消费中用于化学工业的为1100亿 ~1200亿立方米,约占总消费量的5%。美国和西欧是天然气化工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以生产合成氨和甲醇为主,其他还有乙炔、羰基合成化学品、氢氰酸等。据统计,世界上的合成氨76%以上、甲醇80%以上是以天然气为原料,而这两种化合物在工业中的需求量相当大,具有十分不错的发展前景。
我国天然气化工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有一定基础,年化工用气8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氨和甲醇,其他天然气化工产品还不多。我国天然气化工产品重点在川渝,约生产70多个品种。天然气化工装置中除15个大型合成氨装置外,其余大部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缺乏竞争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