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价格雪崩商务部启动进口光纤反倾销调查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北京报道从2002年初开始一路狂跌的光纤价格被怀疑是国外进口产品倾销的结果。

  近日,应两家国内光纤生产企业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600522)的控股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和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sz:000890)的控股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进行反倾销正式调查,启动了中国光通信行业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   光纤价格雪崩   从2002开始,国内光纤生产企业的光纤销售价格受到了进口产品的极大冲击。目前价格已从2001年最高的1300元/芯公里跌至人难以置信的140元/芯公里,有的光纤甚至跌到100元/芯公里以下,缩水近9成。而根据市场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2001年,国内光纤生产企业光纤的单位销售成本比2000年增加49.7%,在2001年国内光纤市场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光纤销售价格却只比2000年上升15.1%,销售价格受到严重抑制;2002年1至6月,在国内企业光纤的单位销售成本比2001年同期增加18.1%的情况下,销售价格却急剧下降,与2001年1至6月相比,下降幅度达73.5%。这使得国内企业光纤的利润水平从2001年开始不断降低,甚至有个别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局面。   而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进口光纤反倾销调查案申请人之一的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于2001年7月11日正式投入生产,在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73万元,占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1.84%。2002年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就亏损423.2万元。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由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雷德费恩(redfurn)光子公司合资兴建,其中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拥有70%股份,雷德费恩光子公司拥有30%股权,主营光纤预制棒和光纤的生产和销售,具备年产光纤120万~150万芯公里生产能力。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进口光纤反倾销调查案全权代理人北京市博融律师事务所蓝雄律师认为,在近几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光纤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光纤生产厂商为了继续扩大或占领中国市场,消化产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以及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向中国市场低价倾销其产品。   中国光纤制造企业损失巨大   以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为例,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光纤产品的大量低价冲击下,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特别是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期间光纤产品的开工率、销售、库存、销售利润、价格、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就业等指标处于恶化趋势。蓝雄认为,国内光纤产业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实质性损害,如果不及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国内光纤产业将会面临进一步的冲击和更为严重的损害。而根据其估算,美国、日本和韩国光纤产品对华出口存在明显倾销行为,倾销幅度分别为21.66%、22.65%、30.41%。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预计其2003年将生产光纤80万芯公里,据估计,2002年国内光纤市场的供应量(国产光纤和进口光纤的总和)为需求量的2倍多。而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产量约占国内光纤总供应量的10%。   根据《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商务部首先将对倾销、损害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调查。经过初步调查后将在立案后60天后的合理时间作出初步裁定。如果商务部的初步裁定为肯定性,则将对被调查进口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自初步裁定公告之日起,进口商在进口原产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被调查产品时,应依据初裁所确定的倾销幅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现金保证金。   而在初步裁定后,商务部还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最后作出最终裁定。一旦作出肯定性最终裁定,进口商进口原产于上述国家的被调查产品时,必须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有效期5年。进口商根据初步裁定向海关缴纳的现金保证金,应按最终裁定所确定征收反倾销税的商品范围和税率计征并转为反倾销税。   另外,如果进口商在立案公告后有意大量突击进口或者囤积被调查产品,规避调查机关随后可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的,根据反倾销法律规定,调查机关可以对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之日前90天内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以全面地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光纤市场前途未卜   据蓝雄介绍,商务部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国外光纤生产企业的出口情况以及国内光纤市场生产销售的情况。一旦发现国外光纤生产企业在中国销售的光纤价格低于正常的价值即可认定该企业的倾销行为。而光纤的正常价值将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判,一是国外生产企业在其所在国销售的价格;二是国外生产企业在第三国销售的价格;三是光纤产品自身的成本结构价格。   而据记者掌握的数据,美国、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光纤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光纤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由于受到网络泡沫破裂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国家通信市场增长缓慢并出现产能严重过剩。   2000年和2001年,国内光纤市场需求强劲,需求数量大幅增长。而国外光纤生产厂商为了继   续扩大和占领中国市场,消化其过剩的产能,采取各种手段,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其产品。许多国外厂商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主动挤压国内光纤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大幅度降低了其光纤产品在中国的价格。   “资料显示,进口光纤产品2002年所占的市场份额达41.36%,比2000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而2002年1至6月比2001年同期价格下降的幅度却高达48.01%。”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光纤产业分会负责人说。   “但一切都要等商务部的初步裁定”,市场人士认为,在商务部作出初步裁定前,光纤的市场价格是否能回升仍很难预测。
 


作者:刘燕
来源:中国经营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