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博弈350亿背投市场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近几年来,消费者对屏幕更大、更清晰的电视机的需求量正在逐渐上升,在2003年购买电视机的消费者中有50.2%的主要因素是原有电视机的屏幕尺寸不够大,尤其是那些入住大户型商品房的高收入阶层,需求43″、48″、51″乃至61″、65″这样的大屏幕视听设备来装点客厅。背投等新屏技术彩电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其销量正在逐年增长,有关课题组专家预计,在2005年背投电视将达到350万台。背投彩色电视正成为继当年的黑白电视机、大屏幕彩色电视以及平面彩色电视之后新一轮主流消费产品。

  国产品牌斗法洋品牌
  由于当今电视机行业在我国已是一个较成熟的产业,每年的市场容量预计在3000万台左右,特别是经历了价格战、品牌战以后,电视机制造商几乎无利可盈,面对彩电行业盈利水平的下滑,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促使彩电企业纷纷研发高端技术跟进国内彩电市场,提高彩电附加
  值,从而引起了背投、等离子和液晶三大新品市场之争。
  背投电视机是集现代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于一体,不仅具有普通电视所具有的一切功能,而且巨大的屏幕使电视图像更具真实感、临场感,被国际市场公认为高端电视产品。如今背投彩电生产的核心技术已被国内以长虹为代表的诸多彩电巨头所掌握,背投电视已成为制造技术最成熟、市场规模上升最快的彩电高端产品的新亮点,且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已无本质上技术差别。
  等离子彩电的核心技术目前尚被国外企业所控制,中国企业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开拓,国内市场的此类产品也基本由洋品牌所垄断,这种被动的局面导致中国企业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尚无法充分发挥,而液晶、等离子彩电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就目前情况来分析,液晶、等离子电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线大幅降价,目前市场上的等离子电视多在3万元以上,仅15寸的液晶电视也将要卖到3000元以上,虽然液晶、等离子电视在机身体积和视觉感受的诸方面具有优势,不菲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有关课题组专家预计,液晶、等离子电视未来3年不会成为消费主流。
  长虹作为惟一拥有背投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率先推出了变频逐
  行扫描“精显王”背投,同索尼的drc背投彩电一争高低,同时为了将中国背投市场做大,在2003年4月长虹掀起了中国背投普及风暴,tcl、创维,康佳、海信、厦华等国产品牌也纷纷挺身而出,打出降价或推出新品与洋品牌相抗衡,对洋品牌背投形成了巨大冲击。国内品牌在背投彩电领域的积极举动,造成洋品牌背投彩电的零售价也普遍下跌,被动应战。
  目前,在背投市场上,洋品牌与国产品牌的比例为3:2,课题组专家预测,此次背投普及风暴,有可能彻底颠覆目前中国彩电市场洋品牌和洋品牌雄霸背投及等离子、液晶等高端彩电市场的格局。其实,在背投产品上,洋品牌已无技术优势,制造成本更是处于劣势。在长虹巨大的价格冲击下,部分洋品牌将会全面退出背投彩电整机市场。
  价格不再高不可攀
  背投彩电虽然迎合了消费者对大屏幕彩电的需求,性价比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目前背投彩电的集体价格跳水也是消费需求增长迅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长虹率先宣称平均降价25%-40%,tcl平均降幅也达30%。此外,松下、索尼、lg、东芝、飞利浦、日立、康佳、海信在内几乎所有背
  投品牌的价格都出现了下跌,平均降幅超过20%。市场上背投彩电的平均价格已由2000年的近2万元,下降到目前的1万元左右,甚至某一品牌竟跌破6000元大关,这个价格对于中国城市消费者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国内背投彩电市场已经过了漫长的产品导入期,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背投彩电市场开始直线升温,今年1-5月份背投占全部彩电零售量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背投电视已逐步成为传统彩电向大屏幕彩电的替代产品,其价格、市场等因素已经完全成熟,在短期内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1998年背投彩电的销量不足5000台,2000年就达到了20万台,2003年背投彩电的销量还将持续增长,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120-150万台,将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背投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专家预测:背投影彩电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的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以长虹为代表的国产彩电企业对背投彩电核心技术的掌握,国内彩电企业将占据背投彩电高端市场的主动权,改写国内背投电视的市场格局。而且,随着国内背投彩电价格的全线下调,大屏幕背投电视将成为今后消费者的首选视听产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这将是一块让传统crt望尘莫及的大蛋糕。

作者:陆刃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