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在无锡,一场低调的国资盛宴刚刚开场,一批嗅觉灵敏的顶级民企已蜂拥而至。
德隆入主庆丰
7月14日,本报率先报道江苏无锡小天鹅集团国有资产欲整体出让的消息。在无锡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眼下这场改制在有条不紊地推进。7月24日小天鹅集团曾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董事长朱德坤、副董事长欧式裕以幻灯片投影的方式,向职工代表详细介绍了小天鹅与斯威特重组的方案。
小天鹅的一位职工代表说,“我们到会的140多名代表,百分百地签字同意与斯威特重组。”
7月29日,无锡市高层再次开会研究了由南京民企斯威特对小天鹅进行改制事宜,“这两家企业近日就会签署相关协议。”元锡市一名官员说。
几乎与此同步,无锡市庆丰集团的国有资产整体出让工作也已紧锣密鼓秘密操作了3个月。
“这件事我们董事长许鲁平亲自在抓。”7月31日,庆丰集团常务副总赵哲夫坦承,“根据政府的要求,战略投资者应选取多家进行洽谈,目前我们正与香港华润、新疆德隆、北京方正、江苏红豆洽谈。”
尽管赵哲夫列举了华润等4家“争食者”,但据可靠消息,在中国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新疆德隆已拔得头筹,被无锡市政府确定为庆丰集团国有资产整体受让的头号对象。
“8月份,这事就会见分晓。”庆丰的一位高层透露说。
德隆此次有备而来。德隆国际的一位高管说,他们对“纺织产业没有一家龙头企业感到奇怪”,并已邀请了香港、北美、欧洲三地的大牌咨询公司,正在对其整合纺织产业的可行性作出“哲学判断”。
庆丰集团是有80余年历史的“老纺织”,其控股子公司庆丰股份(600576.sh)今年2月刚刚在上交所挂牌,主要生产中高档棉纺织品,产品涵盖棉纺、棉布两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并已形成年产棉纱18000吨、棉花3200万米的生产能力。庆丰集团旗下还有维新漂染、中华服装等企业,已形成了纺纱、织造和染整等较完整的纺织加工能力。
此外,无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既靠近上海这样的大市场,又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如果能将庆丰揽入怀中,无疑是德隆今后在中国乃至国际棉纺市场叱咤风云的重要一步。
据赵哲夫透露,德隆正谋划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收购濒临倒闭的纺织公司,并利用它们的营销网络,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海外销售平台,从而形成一条从农田到国内外终端产品市场的完整产业链。
“这种思路不错,若与德隆合作,庆丰会有良好前景。”赵哲夫充满期盼。
“好苹果”与“坏苹果”
其实,无论是小天鹅还是庆丰的资产整体出让,都只是无锡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前两年启动的第一波国企改制的延续和深入。当地政府官员生动地将前一次改制形容为处理“坏苹果”。
2000年,现任江苏省常务副省长的蒋定之初到无锡担任市委书记,发现无锡国有企业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仅次于南京居第二位。全市214家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虽仅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4%,但拥有的总资产、实现工业增加值和提供税收分别占到工业总量的31.1%、22.1%和25.3%,其中市区139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总资产、实现工业增加值和提供税收分别占到市区工业总量的58.7%、45.6%、50.1%。吸纳就业的职工总数占市区职工就业总数的56.3%。但其时“无锡国有企业亏损面仍然高达39%,许多企业债务沉重,净资产很少甚至已是负数,富余人员较多,工艺设备陈旧,产品技术落后,竞争能力微弱。”
无锡市政府在2001年的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根据产业相关原则和加快培育重点企业集团的要求,将装有大量“坏苹果”的8个行业局,改组成8个资产经营公司;同时将小天鹅、庆丰、威孚等12个资产质量和市场状况较好的企业———“好苹果”,从资产经营公司中单列出来,另组建了12家政府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
“将好苹果挑出来,可以继续做大做强,今后卖个好价钱,同时可以避免被坏苹果拖累。”当时参与此项改革的一位官员回忆说。
无锡市8家资产经营公司共有191家一级下属企业,良莠不齐。12家授权集团单列后,无锡市政府又将这些剩余的苹果再次“分拣”,对“还可以的”,帮助它们先进行重组和改制;对“确实已经烂掉的”,“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破的破、该撤的撤。”
根据无锡经贸委《2003年上半年经贸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截至今年5月底,8家资产经营公司的191家一级子公司已累计完成改制148家,改制面77.5%。
“其中约有35%是被关停的,65%进行了改制。到目前为止,这些改制的企业没有一家是失败的。”无锡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
然而,随着“时节”变换,原先12只“好苹果”潜伏的弊端开始显得瞩目。
一方面,那些将优质资产包装上市的企业,通常将垃圾留给了集团,使仍然留有计划经济痕迹的母公司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上市企业虽然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但由于仍由母公司控股,而产生了被蒋定之称为“改制不转制的现象比较突出,新体制外壳和老机制运行并存”的现象。
无锡政府意识到,这种状况极有可能使这些“好苹果”也蜕化成“坏苹果”,小天鹅去年巨亏8个多亿就是一个警示。
2002年年中,“好苹果”的改制也被无锡市政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原市委副书记韩军在当时的一次讲话中提到:“面大量广的工作在2002年,伤筋动骨的事情在2002年,因此2002年是关键之年、决战之年……必须痛下决心,攻坚克难,对‘大而难’、‘大而盈’企业予以重点突破。‘大而难’的企业是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解决一个稳定一片,要有选择地推出2—3家,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力求有所突破。同时对目前运行情况比较好,资产质量比较优,发展前景比较明朗的‘大而盈’企业,也要推出3—5家探索和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
2003年,这一思路进一步得到强化和确认。
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在今年7月18日的讲话中指出,要“全面突破授权企业改革,坚持好企业、大企业、影响大的企业先改,年内力争有2家以上工业授权企业完成改革改制”。
小天鹅和庆丰这两家工业授权企业的国资整体转让动作,显然正是这新一轮彻底改革的前奏。
改制策略
“我感到,无锡政府这轮国资出售,目的在于转制,而不是套现。”参与庆丰争夺的一位德隆人士认为,“无锡市政府拿到手的很少,大多留在了企业,作为改制成本或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韩军2002年的那次讲话中就曾触及无锡国企改革的成本问题,“目前全市8个资产经营公司帐面总资产204亿,实际净资产17亿,即使全部变现也不够支付改制成本。据劳动部门测算,仅市属企业中不包括已改制企业,目前未理顺劳动关系的职工还有15.25万人。”
正因如此,无锡更乐意设计一套细致的制度来排解这些隐患。
职工安置是国企改革的老大难问题。江苏省政府2000年3号文曾明确规定:“允许改制企业从净资产剥离职工安置费,原属全民固定工的按所在城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原属合同制职工的,按工龄每满一年发一个月工资计算。这部分职工领到安置费后,自动解除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不进入再就业中心。”
德隆方面介绍,他们已被告知,他们收购庆丰的一部分款项将被作为职工安置款留在企业,“走的话就作为一次性离岗补偿款发给他们,留下来的由企业代为保留。”
无锡的制度安排还考虑到了经营者的积极性。朱德坤7月24日在职代会上介绍斯威特重组方案时说,“斯威特进入后,小天鹅的领导班子保持不变,对集团高层领导采取期权制激励,对中层干部采用高薪激励,对普通员工按劳取酬的办法。”而德隆方面透露,他们也为管理层留有期股,一种可能的方案是“扣除职工一次性离岗补偿款、扣除遗留的隐性负债,政府早先投资增值部分的20%将被作为管理层持股的基金。”
无锡为鼓励企业内部职工、外部法人和自然人认购企业股份,根据省2000年3号文规定:“认股一次性付款的经批准可下浮10%,对持股额超过60%的可再下浮10%,持股额达到100%的,且一次性付款的可再下浮10%。”
来自政府的消息说,近期无锡又出台了一个2003年4号文,专门针对这些授权企业,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为支付巨大的改制成本,无锡还在通过其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无锡经贸委的《2003年上半年经贸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显示:“1~5月,无锡工业系统共筹措到位改革成本4.7亿元,其中:土地2.5亿元、国有资本退出1.7亿元,再就业基金0.5亿元。另外,银行贷款1亿元财政贴息已到位。”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成本问题,至今留有争议。
由于此前收购小天鹅和庆丰的都是外地民营企业,而其他授权企业集团的整体改制也已在酝酿启动之中,一些不同的声音也就在无锡市政府内部出现。
“这些授权企业是否要全部送出去?”无锡市一位参与国资改革的官员担忧,“作为一个经济中心城市,若无自己的龙头企业,著名品牌和著名企业家,地方经济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该官员认为地方经济的主动权不能作为一种改制成本也被扔掉,他还提供了一个参照物———中央国资委。“国家也留了196家骨干企业,地方是否应当借鉴那种模式?”
作者:杨瑞法 王云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