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史玉柱原是一只垂死的蛾。他从脑白金复活,借青岛百货嬗变,而今好像要化蝶而飞——这一次,他想要从脑白金脱身而出。

  近年来,史玉柱似乎一直在“蜕壳”于脑白金,但掌握史玉柱脑白金的商标、技术以及销售渠道之手,并非外界传说中的健特生物(000416.sz),而是与史玉柱关系甚密的段永基旗下的四通电子(0409.hk)。   香港一位接近史玉柱的内部人士称,“蜕壳”的工作均已就绪,但在等待香港联交所批准中,却功亏一篑,没能获批——照原计划,其公告日是11月4日。   他说,史在脱身脑白金后,将另起炉灶,“进入一项利国利民,不再会遭到人们诟病的一个产品的市场开发”。 蜕壳缘由     脑白金似乎已经洗尽铅华。   10月16日,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健特放弃出售脑白金的消息正式对外发布。一时间,各种猜测平地而起。青岛一家媒体透露消息称,上海健特正在将手中的脑白金卖给香港一家公司。   据来自香港一人士的消息,去年要将上海健特手中的脑白金出售给健特生物也是真事,但此后因为史玉柱已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故尔放弃了这一计划,将其转投给四通电子。而这一操作已暗中进行多时,直至如今成熟才宣布与健特生物协议撤销。   “8、9月份就听说此事。”近日,一位圈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据我所知,脑白金的商标技术和销售将出售给香港上市公司四通电子,但其独家生产权则继续留在健特生物。”   据该人士称,负责该项目境内业务的是上海国浩律师事务所。11月4日,记者联系到国浩律师事务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证实,两三个月前就接手该项目,而收购方也正是四通电子,至于有关具体细节,他不愿透露。   另有可靠消息称,此项目完成后,健特生物的主营业务和股权都将发生变动,而在整体项目中,德勤也参与了其中某些环节。   史玉柱为何要卖掉脑白金?此中众说纷纭,但自始至终史玉柱没有说过要卖空脑白金,相反,史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一直声称脑白金是很好的产品,他不会放弃。11月3日,本报记者打电话给上海健特生物副总刘伟,刘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回答问题。对记者提出的史玉柱是否要卖掉脑白金,是否是要卖给四通,并受阻于香港联交所,刘一并回答“不知道有这回事”,刘随即挂机。   众所周知,脑白金是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救星。   1998年初,脑白金试销,借助“令人讨厌却有奇效”的广告效应,脑白金迅速在全国走红,据媒体援引s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2000年实现销售额109781万元,2001年74615万元。   2001年1月,史玉柱从脑白金中浮出水面,以个人名义开始偿还原巨人大厦在香港及内地的楼花欠款,史玉柱“复活”了。但批评声随之四起——脑白金几乎遭到媒体的群起攻之,人们对脑白金的作用以及作用机理产生巨大怀疑,并发展成为对史玉柱的诸多质疑。   据接近史玉柱的人士透露,在史玉柱朋友圈或业界,人们均赞叹史的才智与市场能力,但对他从事的脑白金多有诟病,许多人当面劝史放弃脑白金。据称,史是一位聪慧过人者,但其生活极为俭朴,没有任何奢侈的生活习惯,其热衷于财富的创造,却并非出于对财富的贪婪,而是体现智慧。可以打动史的根本原因,在于你获得的财富对社会有什么作用。据称,正是以上的原因,使史萌生了放弃脑白金的想法。   业内认为,脑白金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已过成熟期,其正在进入“半衰期”——销售业绩出现明显的疲软之势;健特生物半年报显示,2003年中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66万元,同比增加4.04%,但其中“脑白金”的销售收入为22269万元,较2002年中期的26428.6万元,同比下降了17%。   再融资困局   坊间怀疑,史玉柱此番“甩卖”的真实性。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贾亚光认为,脑白金产品已进入资本运营阶段,史不会急于抛售。上海荣正咨询高级合伙人丁忠民认为,根据证监会发行审计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再融资至少满足资产完整的要求,若此,脑白金的生产、销售系统就应由健特生物掌控。   在重组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的报告中,健特生物也提到整个交易将“增强公司的独立经营能力,有利于公司的后续融资和长远发展”。   然而,最终史玉柱放弃了这一方案。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文健说,“即便健特生物获准再融资,基金也不会买,其投机性太强,不值得投资。”   分析师余凯也认为该股具有明显庄股特征。该股1999年底自7元左右起步,其后逐级上攻,到2000年中期上摸14元;2001年3月再掀一轮行情,由12元多起步,至当年7月攀升到25元附近,涨108%;其后,该股配合几次转增送配又掀起若干行情,其股价在2002年8月轻松越过27元高位(复权价为45元)。   2002年11月,青岛健特、无锡健特和黄山亘兴、上海健特四方签署整合脑白金销售系统的协议,据此协议,黄山亘兴、上海健特今后不再从事“脑白金”产品业务,现有业务由无锡健特和青岛健特承接,作为补偿,无锡健特和青岛健特向上海健特支付1.46亿元现金。   据公开资料,其股东人数在1999年底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从35138户减至9782户,其中2001年底最低至7862人。余凯认为,结合股东人数和股价变动,庄家的平均吸筹成本应在8元附近,掌控的流通盘则在60%之上。   但是,2003年6月却成为该股的转折点。   k线表明,该股自6月19日的最高价19.73元(复权价55元)一路下行,至10月30日报收于12.49元,跌破37%,9月10日更是大跌8.48%,列当日两市跌幅榜首位。   据分析,此可能表明庄家已经开始出逃。自2002年三季度末开始,健特生物股东人数明显增加,庄家可能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筹码“批发”给市场。   与技术面相应的是,随着8月27日健特生物中报的披露,对其基本面的质疑也开始扩散。矛头主要针对两点,一是脑白金销售问题;二是公司的经营风险。   据中报披露,脑白金上半年销售收入为2.2亿元,与上海立信资产评估预测的以后年度脑白金销售收入8.4亿元相差甚远,而在2.78亿元的总营收中,9775万元为其总经销商黄山亘兴生物科技所欠;此外,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两项产品业务收入占到上市公司收入总额99%以上,而这两个产品的技术和商标却在史玉柱手中。   卖掉脑白金   或许正是如此原因,史玉柱转向了段永基。   早在去年5月20日,健特生物曾发布一项公告,说段永基经董事会同意,辞去其在健特的独立董事职务,辞职原因是公司正在与四通巨光高新技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四通巨光”)洽谈有关的合作事宜,段永基现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此其不再具有中国证监会要求的独立性。   寥寥数语,当时并没有被太多人注意。其后数月,有关两者合作的消息似乎石沉大海,到了11月份,又传出史玉柱转让脑白金商标一事,坊间专注于此,四通巨光则多多少少被忽略。   四通电子是香港一间上市公司,段永基为董事局主席,其控制人正是段本人创办的四通集团。   史玉柱与四通的关系,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4月。   当时,史玉柱重振旗鼓,“脑白金”已为其赚得10多个亿销售收入。而作为史玉柱老朋友的段永基,其手中的四通集团却产权迷雾重重。段永基寄予厚望的新四通(即“四通投资”),由于与四通集团存在业务重叠加之资金实力有限,产权改革步履蹒跚。   段永基的思路是希望四通集团逐步消亡,其资产和业务则以“新四通”模式逐步被“新四通1”、“新四通2”、“新四通3”等等接走,以此厘清股权。但那时,四通集团拥有42亿元总资产和58家旗下公司,消化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谈何容易。   史玉柱当然清楚老段的心思。不过,从老段那儿,史也看到了机会,这便是四通电子。   段永基承诺,新公司将接手四通电子的股权。另外,四通17年来,尽管主营业务凌乱,但是在其经营的传媒(如新浪网、阳光文化)、生物医药、信息产业、房地产中,史玉柱挑拣的空间并不小。   2001年12月,这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在四通巨光的股东发起人中,巨人投资出资1亿元,占32%。另外几个股东是光彩集团(占股32%)、北京四通信息产品技术公司(占股2%)、自然人张迪生(占股18%)、彭建伟(占股16%)。   据悉,张、彭本为四通高管,站在他们身后的新四通职工持股委员会以及四通管理层才是真正的股东。这样,在四通巨光中,四通管理层占到36%,处于相对控股,段永基成为当然的法定代表人(2003年3月,沈阳和光集团加盟股东阵容)。   段永基没有食言,在成立半年之后,四通巨光就收购了四通集团所持16.64%的四通电子股权,而这正是新四通的核心业务。   上述消息人士说,四通电子收购脑白金,可能与其经营不善有关,也与四通巨光的战略安排有关。   据四通巨光网站资料,其五大投资领域中,生命科技行业便卫列其中。而数据表明,四通电子已经多年亏损。四通电子2000、2001年连续两年亏损2.16亿和1.23亿。至2003年中,虽有3.87亿的盈利,来自新浪的未实现收益(因持有新浪的股票)却达到9.37亿,撇除开来,仍有5.5亿的巨亏。   2002年5月,段永基跃过沈国钧出任四通电子董事局主席,期望挽回四通电子的颓势。在5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段永基高调出场,对外放言四通电子将采取购并的方式扩大新业务,而当时手头可以动用的资金逾2亿元可作收购用途。   一语道破天机——段所要的正是史手中的脑白金,所以才有了健特生物去年5月的那份公告。消息人士说,四通电子拿到脑白金后,将改善其经营不利的境况。   经此一系列运作,史玉柱通过两家上市公司健特生物、四通电子,从脑白金中脱身而出,但不难看出,史也仅仅是从台前走到台后,其与脑白金的瓜葛却剪不断,理还乱——因史玉柱与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史玉柱将上海健特中的脑白金出让给四通的方案未获香港联交所的批准。   如果史成功出手脑白金的话,那么史手中主要留下的是黄金搭档——此一以维生素为主的otc,这是否表明史玉柱从保健食品转而走向医药领域?而这一切,尚需史在接手新的产品后,才能彻底知晓其转身方向。   据称,如果转让出脑白金,史玉柱将比较“干净”,在新的项目中,史将利用手中充足的资金,运用上海健特的销售渠道,以及他的市场运作能力,着力于某系列新产品的市场开发。  
 
 

作者:记者 汪恭彬 朱平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