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借力英特尔 重回3C融合起跑线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市道真是好起来了,但还没有好到“3c融合”的份上,至少在签字仪式上,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对于合作项目种类、研发产品类型等具体细节,台上双方一概以太极手化解。毕竟,英特尔并不只把手伸给了tcl 。

  在回家的路上对空调发出启动指令,在做饭的时候用冰箱看电视,用电视打电话……这些着似“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图景,就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许以众人的未来。   10月30日,在“tcl-英特尔3c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的演讲上,李东生说tcl与英特尔的合作“具有开启一扇大门的意味”。按李东生的意思,这扇大门就是“3c融合”——时隔两年多,tcl又重新念叨起这个拗口的名字。不过这次的底气似乎比从前足了不少,因为它拉住的是英特尔的手。   两年前的种子今天的花   说起来,双方酝酿合作的日子已有两年多。   最初是在2001年4目;英特尔高级副总裁欧德宁来到中国见到了tcl电脑公司总经理杨伟强。在那次见面中,tcl“信息新家庭”的构想得到了英特尔的热烈呼应,欧德宁惊异地发现,这与英特尔“延伸的pc”的概念不谋而合。   一年以后的5月11日,英特尔总裁贝瑞特与李东生悄悄地在成都碰了个头。当时传出的消息是双方在移 动通讯领域碰出了火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的火花也是在那时碰出来的。今年8月,这点火花终于引发起双方的全面共燃,贝瑞特与李东生在北京把建立“3c联合实验室”的手伸了出来,在今天握在了一起。   据记者了解,双方将以tcl提供资金、场地和研究人员,英特尔提供技术的方式开展合作。前期研发的产品将包括数字机顶盒、智能手机、消费类电子和计算机集成能力产品。   其实在别的业务上,tcl与英特尔早已互通款曲。2000年11月,英特尔的奔腾4芯片面市,第一个跳出来接了这一棒的正是tcl,它抢先推出了装有奔腾4芯片的“tcl钛金988h”电脑,结果tcl电脑竟因此—举成名。之后英特尔每发布一款奔腾4芯片,tcl就亦步亦趋,及时推出新款电脑。可以想象,在pc领域的互相搭手使双方都对彼此存有感念之心。   相似的情形还出现在通讯领域。2002年4月,英特尔在北京召开春季信息技术峰会(idf),在会上推出xscale技术。tcl再次表现了自己对英特尔的尊敬与追随,第一个宣布采用英特尔xscale技术,将基于该技术及英特尔strata flash快闪存储器构建“新一代智能开放多媒体信息终端”,这其中便包括了tcl如今的最强项──手机。这无疑令英特尔欣喜有加:2002年,tcl手机以623万台的销量独占鳌头,销售额突破82亿元,净利润达到12.7亿元,可称得上是一块肥沃之地。   正是在这几年的交往中,tcl逐渐从一家单一的家电厂商,发展为涵盖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的综合巨头,2002年的总销售额达到319亿元。这样的“三叉戟”阵型恰好暗合着英特尔“3c融合”的主张。在签字仪式上,英特尔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蒋安邦(john antone)便赞许道:tcl是国内3c产业架构最合理的集团。   而此时,台下坐着的正是tcl各自掌管3c业务(消费电子、通讯、计算机)的三员重臣──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赵忠尧、通讯公司副总经理杜小鹏与电脑公司总经理杨伟强。必须承认,放眼国内,同时在这三个领域里都拿得出同等重量级的人物的企业屈指可数。   英特尔生产“中国牌砖头”   这当然不景一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交易,为此兴奋的少不了英特尔。   虽然在电脑芯片业务上一直赚着大钱,但电脑行业那种爆炸式的发展毕竟已成昨日旧梦,整个行业的委靡也让英特尔油然而生免死狐悲之感。因此英特尔一直铆着劲寻找更多的生财之道,从传统it领域跨入通讯、消费电子领域就是它选择的路径。最近四年中,为了收购35家公司,英特尔已经砸进了上百亿美元。   砸钱归砸钱,英特尔不是数典忘祖的主儿。芯片是英持尔的安身立命之本,它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不仅不会放弃,而且新战略的核心仍然是芯片,换句话说,英特尔从it领域向通迅、消费电子领域的拓展,与其芯片功能的拓展是分不开的。为了使更多的厂家接受自己的芯片,英特尔就必须提高自身芯片的兼容性,这也就使得它必须不断参与业界重要标准的制定。   打个比喻,不管你建的是什么样的大楼,你总得用砖头吧,英特尔目前要做的就是制作符合各种规格的砖头。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英特尔相继加入了wifi、3gpp、upnp等技术论坛。最新的动作就是于今年6月25日,和富士通、惠普等17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计算机和移 动设备公司发起成立“数字家庭工作组”(dhwg),目的是建立一个基于开放的工业标准的互操作平台──通俗点说,这次做出来的砖头是统一规格的。这17家“建筑公司”都能用。英特尔自然不是精力过剩的无事忙,正如英特尔的全球副总裁robert b.crooke所说,英特尔加入各个标准组织的目的,就是确保各个厂家的标准能够互相兼容,各种产品能够互联互通,从而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借此观照中国市场。英特尔的意图就十分明显了,不外乎通过与中国国内的主要it、消费电子和通讯厂商合作,推动中国的3c产业的融合,以此成为中国3c产业的“建筑模块供应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砖头供应商”。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oem销售总监沈荣认为,英特尔作为dhwg的成员,不仅是建设者,同时也是推动者。“英特尔要推动业界主要的消费电子公司、it、通讯公司参加到dhwg中来,”英特尔的全球副总裁robert b.crooke说,“共同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所谓“业界”,自然包括中国。   其实中国3c融合及数字家庭市场进入英特尔的视野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英特尔多次偷觑联想、海信和tcl等国内企业。英特尔中国软件中心工作负责数字家庭项目的经理刘云说,他的部门已经成立了两年多,下面有40多位技术人员。   数年的心血初见成效。今年4月,英特尔主管研发的全球副总裁dan russell悄然走访海信,并与海信签署了具有实质内容的技术合作协议。仅仅过了4个月,海信在8目21日推出数字媒体转换器(dma,digital media adaptor),通过—个售价约2000元的方盒子,电脑中的图片、音乐、电影等数字媒体内容就可以通过电视播放出来。并非是海信内功陡增,而是这个产品根本就是由英特尔中国软件中心数字家庭项目组向海信提供的成品作为参照设计,海信只需照葫芦画瓢即可。一周之后,8日28日,英特尔及与联想共同成立“联想-英特尔来来研究中心”,主要研发通讯和计算机融合的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数字办公和数字家庭的计算平台及规范等。   加上tcl,看来英特尔的“中国牌砖头”就快要砌起来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tcl而言,“3c融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在一周前,tcl对“3c融合”给出的是一个笼而统之的定义,“任何内容、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任何时间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但回想起来。在2001年的hid身上已经可以闻到其中的味道──“可作高清晰大屏幕显示器,可接收高清晰数字信号,带有vga电脑接口,可作电脑显示器,可直接一线上网或外置modem连线上网,可作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可视电话等的高清晰数字显示器”。对照起来,“四个任何”只是一个更加玄虚的升级版本而已。   这不禁使人心生“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不过这只燕子的名字当然已经不叫hid了。   说起hid,tcl更多的是尴尬。想当初,这个玩意曾经被tcl许以“hid是纲,纲举目张”的厚望,初出茅庐之际,众人呵护不已。但谁家的孩子市场也不认,结果hid仓皇收兵,卷旗而去。   实际上,hid并不是tcl“3c之路”的第一步。从1999年的“维纳斯计划”到2001年的hid,再到现在的3c联合实验室,tcl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来是只开花不结果,5年内花的窗子,都变成了市场启蒙的科普费。饶是如此,tcl初衷始终不改,甚至在2001年将原有av、tv、显示器等6个事业部整合成为多媒体事业本部,坚毅之心可感可佩。   现在看来,落入这种境地也怪tcl不得。用一句俗话来形容,乃是“时也,势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初在各地商场推广hid时,没有一个市场铺设了宽带,这使得hid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人前施展的机会。起了大早,倒并非赶了晚集,而是来到集市却连个人影都没候着。   时过境迁,集市上的人气渐渐地旺了起来。彩电、冰箱、固定电话等等各类传统电子产品的家庭拥有率恐怕无须多说,家庭电脑、手机这些三五年前的奢侈品也已经司空见惯,更重要的是,从前网络进入家庭的规模已不可与如今同日而语,是否铺设宽带已是人们现在选择居住小区的首要标准之一。   等待了这几年,莫非tcl的好日子真要到来了?   领跑的与抄近道的   市道是好起来了,可要真想喝上“3c融合”的头啖汤,这还得看与英特尔的合作到了什么份上。至少在签字仪式上.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除了含糊地表示实验室成立的主要使命是研发基于3c融合的产品、前期采用项目制的方式启动五大项目之外,对于合作项目种类、研发产品类型等具体细节,台上各人一概以太极手化解。会议一散,众高层都匆匆离去。   他们肯定没有忘记,英特尔并不只把手伸给了他们。   英特尔之前与海信、联想的携子似乎有点让tcl着急了。   也难怪。眼看着领跑了大半程,千辛万苦就快跑到头了,却出现了几个抄近道的身影,谁能坐得住?别的不说,:“信息家电”这个概念如今在中国变成一个流行词,至少要把大半功劳归到tcl身上。tcl又不是义务推广员,凭什么对这见不着影的玩意百折不回?无非是认准了跑过终点以后的丰厚回报。   而现在,终点就在前面几米远的地方了。tcl再做的就是甩开步伐加快速度,然后率先冲线。从群英竞走的现状看来,绝对不会出现tcl单独冲线的可能。纵然不能把身后众人拦在终点之前,对tcl而言,最现实的是争夺时间差,卡住其余众人的跑位。   为了实现这一点,tcl一方面加快“3c融合”,另一方面,则进行原有产业的整合与提升。11月4日,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将各自的彩电、dvd业务合为一体,成立一家名为“tcl-汤姆逊”的合资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身具东西两大高手之功,彩电年总销量达到1800万台,从数量上着登顶全球第一。   尽管这只是数量上的一个变化,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个变化是有实质意义的。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以说,tcl暂时占住了别人超越的空间。


作者:记者雷剑桥 见习记者吴传震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