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紫光正式宣布进入PC领域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一面有人退出一面有人进入,到底是第二春还是第二冬?用“你方唱罢我登台”来形容今年的pc市场一点都不为过。

  记者从清华紫光集团了解到,今天(11月11日)11时11分,清华紫光将正式宣布进入pc生产商的领域,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台式机事业部,其最新台式电脑全线产品和市场策略同时出台。而此前不久,传统行业的江苏大亚集团完成了对长江集团旗下东海电脑的收购,正式进入pc领域。同样,已沉寂数年的国内电脑品牌“同创”又宣布将卷土重来。而在此之前,来自德国的德亚、来自美国的amw等区域性国际品牌,也把触角伸进了中国,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与这些新加盟pc产业的挥戈猛进相比,一些曾经的pc产业精英级厂商却在大踏步地后退,逐渐淡出pc产业。长城集团将自己的台式机的研发权和渠道权给了神州数码,海尔集团也以产业调整的名义把pc外包给了其他厂商。最近的消息是,有媒体报道实达电脑欲将其外设与pc业务转让给江苏民营企业大亚集团……一进一出,一冷一热,颇具戏剧性。据此,有专家惊呼其为“围城效应”。   市场增长:新厂家纷纷进入 “清华紫光进入pc领域,一是集团整体从非it产业淡出,台式电脑即成为其主打it业的关键硬件产品;二是为了拓宽自身业务发展,在更多新领域赢取利润。”清华紫光台式机事业部总经理姬浩说。以前紫光在it市场之痛显而易见:没有it的主流业务,只是个it“边缘”公司,没有pc,紫光因此也将失去更多的市场拓展机会。“过去国内市场上pc经过了一个增长的爆发期,现在趋于平缓,但并非不增长,而仅仅是增速放缓,但每年还有15%至20%的增长,我们看好这个市场。”姬浩说。   根据idc报告,全球第三季度pc出货量增长速度再次高于市场预期,达到15.7%.同样,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03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5万台左右,预计2004年全年市场规模是1250万台左右,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16%~19%之间。虽然一些厂商在pc领域不是很成功,但联想、同方、戴尔等企业在中国快速发展。近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9月底的2003年至2004年财年中期赢利5.39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   “市场的增长速度是我们进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负责德亚(targa)系列产品销售管理工作的北京康大集成软件公司市场销售总监王勇进这样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国产品牌有联想,美国品牌有惠普,台湾品牌有宏碁,但缺乏有影响力的德国甚至是欧洲品牌,德亚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这一缺口,期望以其类似德国大众系列汽车实用、实惠的风格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这两年,清华同方的pc业务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增长很快。清华同方电脑事业部总经理李健航告诉记者:“国内庞大的市场为国产pc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到今年第三季度,清华同方家用电脑比去年同期销量增长了42%,销售收入增长了49%以上。这一方面表明消费者对清华同方这个品牌的认同度在增加,也表明pc市场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
 
  “2004年是中美年”,国际pc巨头acer公司董事长施振荣的话可谓振聋发聩。施振荣表示,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增长很快和潜力很大的市场,宏碁将借助全球优势及内地已有的稳健基础,在中国积极大幅度投资,加强行销活动。   利润下降:部分厂商黯然退出   信息产业部公布的信息也表明,今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1374亿元,增速达到46.6%,但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报告来看,公司利润却持续下降。上半年,方正   科技电脑及配件的毛利率仅为8.88%,比往年下降了23.12%;长城电脑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5.32%.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唐建认为,中国pc市场增长虽快,但国内企业受ibm、dell等冲击较大;对于2003年年报,大部分软件和硬件公司仍存在业绩下滑风险。   李健航告诉记者,伴随着pc销量增速放缓的是利润的摊薄。以前一台pc所产生的利润,现在需要三四台甚至更多的pc才能完成。种种迹象表明,pc的微利时代来临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谁来都能淘到金的富矿了,企业必须适应在稀薄的空气中生存,一些玩不起的企业将逐步淡出甚至彻底逃亡。   “利润下降不是一些厂商退出的惟一原因,利润不是产品本身决定的,而是管理决定的。如果有良好的管理手段,获利是必然的”,王勇进说,“尽管pc领域竞争激烈,但pc产品的利润和其他行业相比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远比经营配件的利润要高得多,这也是像美国amw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品牌pc比配件要多了一个附加值,利润相对较大。这也是原来主要做pc机diy业务的区域性品牌进攻全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利润下降有产业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的原因。为什么同样做pc,有的厂商挣钱,有的却亏损?根本还是在管理上,要从成本控制、渠道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pc产业相比其他产业利润还是很丰厚的,在这些方面清华紫光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清华紫光的姬浩说。 德亚电脑王勇进认为,长城集团之所以在pc领域淡出,是因为长城集团素有的企业文化就是重工业制造和利润较高的商用机,对家用pc追求的是销量而非绝对的利润。现在在一定意义上弃pc机重笔记本,是因为原来靠pc增加知名度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更追求利润的结果。   “前一段时间传言实达要把pc业务转让,我认为如果此事属实,也不是利润的原因,而是实达现在的管理者更注重和擅长资本运作而非经营实业的原因。毕竟,作为上市公司,有些大股东追求的不一定是长期利润,可能是一些短期利润,而pc产业却是一个投资大、回报较平稳的产业。”一位it界资深人士如此表示。   “至于海尔,当初进入pc时是把其在家电领域的成功模式照搬到了pc领域,但家电和pc在运作机制、服务机制方面并不相同。所以,操作团队在对pc产品的理解上不一定能跟得上原来就以it为主的产业运营商。”王勇进说。   产业调整:管理与营销成竞争法宝   “现在pc产业已经很成熟,不管是进入还是退出,都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这也是pc产业正式进入调整期的标志。”德亚电脑王勇进说。   李健航分析指出,面对pc产业日见缩小的包围圈,许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突围之路,有的向系统集成扩张,有的开始朝着it服务转型,有的则试图回归到钢铁等传统行业。“多元化并不能稀释pc的重要性,pc向上可以向服务器、交换机等技术更密集的领域攀升,而且以pc为核心,还可以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mp3、移 动存储等周边设备扩张,因此就一定程度而言,pc仍是一个it企业的发展之本。“李健航说。   “pc之所以屡屡身陷重围,与其‘同质化’问题有很大关系。同传统产品相比,pc具有it产品所特有的‘标准化’和‘兼容性’,这一方面给pc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繁荣,但同时又使厂商很难在产品层次凸现出自己的‘差异化’,因此价格战往往就成为某些厂商百试不爽的法宝,而整个市场就只能在价格战中一步一步滑向‘同质化’的泥潭,就此而言,所谓pc之围其实也就是同质化之围。”德亚电脑王勇进的这番说法很有代表性。   “在微利时代,只有率先打破同质化,才能掘到第一桶金,而只有第一桶金才是最为丰厚的。”李健航说。业内人士指出,不管是“网络应用平台”的产品概念,还是率先推出“电话订货+渠道供货+送货上门”的复合营销模式创新,还有“关心你我他,真爱送到家”的真情服务的展开,都是同方主动出击获利的主要原因。   清华紫光的姬浩也表示,清华紫光将主要面向教育pc领域开展商用和家用pc的研发和制造,这是清华紫光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pc面向不同的产业开发不同的领域应用,将是未来pc产业竞争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位资深it记者认为,目前,pc业同质化现象已经不可避免,大家能做的只是部分差异化。尽管许多pc厂商也在外形、娱乐功能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动,但对消费者来讲还主要是运用其文字处理、上网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价格还是一个敏感因素,因此市场造就了像dell一样以低价竞争的厂商。而渠道管理能力的好坏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好坏将成为成功的主要因素,如dell就以直销这种渠道模式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据估计可能在2004年市场占有率超过两位数。   “当然,服务也将是竞争市场的利器。据内部消息,清华紫光此次新推出电脑时,将推出五年质保的服务策略,这将极大地发挥其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给一些市场拥有量很大的pc企业以打击,极大地提高pc服务的门槛。”这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