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年终行业盘点:国产手机高歌猛进变数犹存
□主持人王维波
嘉宾 武汉证券研究所 宋华强 银河证券研究所 王国平
国产品牌将提前主导市场
主持人:近日有消息说,前11个月我国生产手机1.45亿部,销售1.4亿部,同比分别增长49%和48.3%。可以说,我国手机行业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请具体谈谈国内手机市场的情况。
王国平:增速确实是很快的,预计全年手机生产将达到1.73亿部,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生产国。在手机用户增长方面,截至今年11月份已经累计达到26347.8万户,估计全年新增用户将达到6300万户。截至今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以2.57亿的数量正式超过了固定电话2.55亿的用户数量,这是一个重要标志。
宋华强:国产品牌手机在迅速发展壮大,还有一个标志就是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据信息产业部对今年1—9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到9月份,国产品牌手机生产量达3259万部,同比增长169%,占全部手机产量的33%;销售3214万部,同比增长171%,占国内市场销售份额的57.8%,比去年底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占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可以说,洋品牌统治国内市场的局面已被打破。从各种情况可以做出预测,国产品牌主导中国手机市场的局面将提前到来。
上市公司成为中流砥柱
主持人:在国内市场快速扩大的同时,国产品牌手机稳打稳扎,战果不断扩大,而洋品牌步步后退,这其中上市公司的表现如何?
宋华强: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国产手机类上市公司在经历2002年的辉煌后,今年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继续保持盈利,利润水平好于其他一些家电产品。波导、tcl、夏新、联想的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其中波导股份与tcl2003年上半年在中国移动电话市场上的占有率分别达到15%和12%;南京熊猫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22%,波导股份、夏新电子的销售收入增长了一倍,而利润增长率达到了50%。临近年末的第四季度正是手机销售旺季,可以预计,象南京熊猫、波导股份、夏新电子这样的国产手机实力派,2003年的年度报告依然会取得不俗业绩。
当然国产手机制造商也出现了分化,如中科健今年1—9月份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7%,利润下降了37%,手机业务毛利率仅为7%。此外,其他一些手机类公司如中兴通讯、大显股份等由于对手机业务依赖有限,手机市场的波动对其整体业绩并无决定性影响。
王国平: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手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03年前10个月中,gsm、gprs手机产量前五位厂商的产量占到全部产量的53.88%,而前10位已经占到75.41%,估计在2004年这种状况仍将加剧。以波导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前几位的胜出,与国外品牌一道成为了市场的主要领导厂商,那些产量较低的厂商经过两年的挣扎正在逐步出局。
行业利润率下降不可避免
主持人:上面的数字确实令人鼓舞,国产手机品牌款式、质量、技术含量都有了一个大的进步。那么不足的方面在哪里?
宋华强:从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核心技术,这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厂商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掣肘。尽管从数据显示国产手机已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但仍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只在本土化、个性化的外观设计方面还具备一定的优势,而缺乏高端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另外,由于国内手机生产厂家绝大多数是引进国外的生产线或者是直接由其他厂商代工生产,用户对国产手机通话质量和硬件质量的满意度也明显低于国外手机。总体而言与国外手机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二是产能严重过剩。国内手机行业的高利润率吸引了家电、it厂商相继涉水。从事手机制造、经营业务的企业,通过大小代工、贴牌,不尽其数。据预测,今年国内37家手机厂商的计划产量累计1.6亿部,而今年全年手机国内市场需求量仅6000多万部。因此除了争取出口外,就是通过降价争夺消费者。由此预测,手机业利润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王国平:在为国产品牌手机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不能忘记国产品牌在“质”和“量”上存在的差距。
从“质”上说,目前国产手机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的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在部分地区某些国产品牌手机更是成为了被投诉“明星”。另外,由于部分国内厂商缺乏对生产技术的全面掌握和售后服务的及时跟进,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即使是手机厂商也无能为力,很难做到及时为消费者解决困难。
在“量”上,虽然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部分品牌进入产销量的第一阵营,但是排名第一的领导厂商依然是国外品牌。gsm、gprs手机方面前10个月排名第一的是诺基亚,cdma方面前10个月排名第一的是摩托罗拉。特别是在产销量居于重要地位的gsm、gprs手机方面,前10个月仅有波导进入了前五位。
加强渠道控制是最大任务
主持人:展望未来,我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王国平:据信息产业部预测,2004年我国手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仍将保持在6000万部以上,手机产量将达到1.7亿部,手机出口量将达到8000万部。
在产品上,2004年普通灰屏手机将加速退市,彩屏手机将进入市场需求旺季。
在销售渠道上,竞争将更加激烈,运营商“捆绑”销售有可能成为市场新的特点之一。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进一步加强对渠道的控制将会成为2004年里最大的任务之一。
总体上看,2004年将进一步加快手机的更新换代,手机厂商将通过增加差异化新品、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和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来达到优胜劣汰,最终形成国内国外几大品牌的垄断经营。
宋华强:我国手机市场潜力仍然很大,手机企业仍面临良好的机会,但从目前看发展前景仍存在变数。尽管国产品牌已在国内市场占据比较大的份额,但在手机利润率回归理性后,新一轮竞争中国产手机是否能抵住外资品牌的进攻,还难以肯定。因为洋品牌一直在谋求反扑,如果洋品牌找到了某种“支点”,如果国产品牌掉以轻心,其发展很可能会遇到波折。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