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进入7月份,有关“电视”的字眼频频见诸于媒体。先是7月1日,歌华有线收视费的暴涨,紧接着又传来有线付费电视的播放,7月3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又召集了关于全国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工作的会议,一时有关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猜测又风声水起。
根据广电总局的计划:2005年,卫星传输、有线电视网和各省电视台将全部实现数字化;2010年,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出及传输实现数字化,数字电视接收机将得到普及;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有人说,中国正在上演电视的数字化升级。
技术标准为何一拖再拖?
广电总局科技司的马副司长,桌上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最近一段时间,询问数字电视的人实在是太多。数字电视的有关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不过广电总局正在积极制定与数字电视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马副司长解释。“数字电视问题非常敏感,涉及方方面面。”
不过,据知情人透露,广电总局科技司目前正在进行试点工作,国内及国外的技术均有,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技术还不大成熟,包括有线和地面,但从保护民族产业的角度看,还需要支持国内研发的技术标准,所以还需等待,技术标准的确定也只好一拖再拖。
湘财证券研发中心的研究员夏勇分析认为:“一方面标准关系到现在业内企业的直接利益,尤其是已启动市场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六部委之间更需要协调,管理权限直接关系到部门利益。这也是导致标准‘难产’的原因之一。”
“拿来主义”是否可以?
广电总局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加快发展数字电视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国内数字电视市场都已进入了启动临界点。
“数字电视确实到了一个该推一下的时候了,全国的数字化政策给广电业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数字电视的推广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的赢利模式。”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中心主任张斌对记者说。
显而易见,现有的模拟信号系统已极大地制约了广电的发展,仅靠广告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使广电早已失去了持续增长的后劲。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电信系统收入达到4000多亿元,而广电系统收入才只有514亿元,仅相当于电信一个业务品种——短信的收入。而在中国广告市场总额上升的背景下,电视广告却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负增长,2002年广告收入为197亿元。因此,拓展被国内外广电界看好的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有关消息称,广电是国外标准的赞同者。2001年,当国内自有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的研发刚起步时,广电已提出,选择欧洲标准dvb-c作为有线传输的行业标准,并表示希望能将此上升为国家标准。
对于此事业界颇有争议。也有人站出来说,既然国内做不好,而市场又亟待启动,为什么不可以简单一点直接进口呢。
“但问题是,一旦国家标准采用dvb-c,由谁来为巨额专利费买单呢?”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平教授从1999年起一直在对中国企业涉及专利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韩国的数字电视采用美国的atsc标准,按该标准提供的方案设计电视接收机集成电路芯片,即使设计和生产的工作由自己完成,每一套也要向美国交纳30至40美元的技术专利费。
按这个数据粗略估算,如果中国1亿多有线电视用户全部采用国外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那么,中国将为此付出高达300多亿元人民币的专利使用费。
但业界也有另种说法,采用dvb-c,基本视频传输是不收取专利费的。
“到底是否涉及专利费,专家们各有看法,但又都很拿出书面东西,所以为保险起见,总觉得还是有自己的标准为好。”信息产业部的一位官员如是说。
不过,从数字电视标准协调小组传出的最新信息说,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标准很可能实行双轨制,即在推行欧洲标准的同时继续自主标准的研发。(上)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