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货在这里扎根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浙货在这里扎根-韩国市场见闻。在韩国采访,无论是在釜山还是在首都汉城,我们都有意识地到当地的市场上去寻觅,一个事实令我们欣喜:来自市场大省浙江的货品,已在韩国市场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咦,这不是义乌的小商品吗?”到达韩国的当晚,我们走进了釜山的一家街区超市,货架上摆着不少来自中国浙江的毛巾、牙刷等小商品,“中国制造”的标记特别醒目,让我们顿感亲切和自豪。

  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市,是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有一个著名的国际商街,曾是韩国最大规模的市场,这里店连店、铺连铺,日用杂货、文具、服装、皮具、电器、玩具各式商品琳琅满目,整个商街门庭若市。在国际商街上,我们一连走了好几家杂货、文具商店,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日用杂货和文具,甚至商店商品的摆放形式都与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差不多。来自义乌的同伴说:“这里的不少商品原本就是地道的义乌货,只不过是从义乌进口的商品打上了韩文标记罢了。”陪同我们的韩国翻译李玲也再三叮嘱我们这些浙江人:“国际商街上用不着多买东西,因为市场里40%以上的商品都来自中国,特别是你们的老家浙江。”

  在韩国首都汉城,有两个著名的大市场--东大门市场和南大门市场。韩国人说:“不到两大门,不算逛汉城。”在汉城的这两大市场里,我们再次领略到了中国产品的风采:从服装、皮具类到玩具、文具再到日用杂货,“中国制造”无处不在。走进市场不一会儿,采访组的成员都相继找到了来自浙江各个市县的产品的踪迹。据韩国商人们向我们透露,东大门和南大门市场上的小商品中,中国货至少占了70%。在南大门做饰品批发生意的韩商陈学金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店里的饰品生意十分红火,经销的饰品80%来自中国浙江义乌。从1998年开始,我基本上每一两个月都要到义乌去一趟。但义乌出产的饰品大多数只是半成品,运回韩国后需要再加工,重新包装。同样的货,加工包装一遍,含金量就高了。”

  浙江产品走俏韩国。但在采访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到,浙货要在韩国市场上真正占据主动,引领潮流,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韩商陈学金认为,“浙江产品特别是义乌货,总体档次不高,包装设计也落后,离世界潮流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从义乌采购的也主要以半成品为主。浙江货要主导韩国市场,目前还不成气候,但韩中贸易的前景广阔,发展余地相当大。”

  去年,韩国对中国的投资比2001年大幅度增加。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统计显示,最近几年来,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呈逐年上升的势头。韩商们说:“这充分体现了韩中合作的良好趋势。”最早涉足义乌市场的韩国商人文日成夫妇到我们下榻的酒店与采访组成员见面时说:“我们1993年就慕名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做生意,十年来我们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为了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义乌市场,文日成还设法在韩国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中国义乌》电视专题片,详细介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情况和投资环境,在韩国工商界掀起了浙江义乌热。文日成说:“我已深深爱上了义乌这座城市,并把太太、儿子也接到义乌安下了家。说实在的,我已完全融入义乌这座城市,能为韩中友谊做点工作,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