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但是,白酒涨价真的能挽救中国白酒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吗?答案未必!
<strong>白酒在涨价</strong>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苦苦支撑的白酒企业也终于迎来了销售旺季。为了提高销售业绩,高档白酒破例在旺季到来之前涨价。
据悉,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五粮液、剑南春和泸州老窖这三大品牌的高档白酒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五粮液最先突然提高高档白酒的出厂价,反映到终端,最高的调价幅度达到100元,涨幅达25%,而剑南春和泸州老窖的提价幅度也在10%左右。
白酒涨价的势态令众多企业老总喜形于色,剑南春集团公司董事长乔天明就此发表评论,认为“白酒行业复苏的时机到了。”
但是,白酒涨价真的能挽救中国白酒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吗?答案未必!
<strong>涨价的表层原因</strong>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白酒涨价的原因。对于此次涨价的原因,始作俑者五粮液集团对外宣称是因为包装档次提高,具有三道防伪标志。“这种涨价的理由有点牵强。”某业内人士如是说。
更多的人将涨价的原因归结为目前粮食、大麦等价格上涨,造酒的原料上涨,造酒成本增加,从这方面看,反映到市场零售终端的白酒价格上涨似乎不难令人理解。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据南京酿酒总厂白酒经营部经理张明称,造酒原料的涨价确实会导致白酒成本的增加,但按目前每吨造酒原料价上涨800元计算,分摊到每瓶白酒上只有0.4元钱。零售价再涨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幅度。再说粮价上涨是在10月份的事,但以前订的原料供应合同却是按以前价格来算的,也就是说粮价的上涨目前并未波及到酿酒企业,这种原料涨价效应起码要在三个月后才能显现。因此目前这些酒价的大幅上涨,可以认定是生产厂家借势提价的行为。
某粮食资深专家亦认为,当初白酒定价时,是在高价位的原材料时核定的,之后原材料价格下降,可酒的价格并未随之下降。现在原材料价还未涨到高点,酒类生产企业这样做有“趁火打劫”之嫌。
同时,从市场上反映来得情况可以看出,虽然高档白酒价格疯涨,但数量最多的中低档白酒的价格,却不见动静。因此,我们可以认定,目前这些酒价的大幅上涨,只是生产厂家借势提价,而非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缘故。
<strong>涨价的另类理由</strong>
五粮液内部人士透露,虽然此次五粮液换新包装一直都是酒厂对外宣布涨价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货源紧缺才是五粮液涨价的真正原因。
据悉,为了保证质量,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名酒企业都在限量生产高档酒,现在市场上是典型的求大于供,许多经销商都抱怨正宗的五粮液“有钱没处买”,一些销售商已经缺货。特别到销售旺季,名酒的需求量大增,极为有限的库存必然导致涨价。这是此次白酒涨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此外,白酒涨价与两节(元旦和春节)礼品营销有关。一位酒业人士分析,由于人们购买高档酒多作为礼品,而元旦和春节正是购买高峰。节日期间高档白酒的销量是平日的十几倍,在这种情况下,涨价的确可以大大提高销售业绩。五粮液发挥其品牌效应,意在节日市场上猛赚一笔;同时,五粮液的涨价也引发了其他厂家的跟风。很明显,大家都希望通过提价来提高年底和明年一季度旺季的业绩。
中低档白酒步履艰难可作为一个反证。一些中低档白酒企业表示,一旦涨价,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将有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他们目前并没有涨价计划。而超市也表示,中低档酒多半作为日常消费,而不是作为礼品送人,因此价格变化不会很大,超市方面尚未接到中低档酒的涨价通知。
这些都是白酒涨价的原因,但是,考虑到往年,冬季虽然是白酒的销售旺季,但是五粮液的出厂价格上浮率也不会超过3%,而此次白酒涨价明显超出这一幅度。因此,白酒涨价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者:刘雄孝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