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营销冷眼观察之一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尽管《英雄》的票房成功有目共睹,但我必须说,它还不是我心目中电影营销的“英雄”,远远不是。《英雄》的营销战绩有目共睹,但完全可以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

  几年前,一本《学习的革命》以其精明的营销策划,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热烈响应,让从事文化传播工作10年之久的我也叹为观止。《学习的革命》也许未必真正引发了“学习的革命”,但它本身的确是中国营销界的一次革命,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集中体现。对此我常常思索,一本书的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是否真的永无止境?如果每本书都精心策划,造就出强大的营销传播攻势,如果每本书都能营造出这种争相购买的社会氛围,文化传播将展示出怎样的前景?
  
  今天,一部名为《英雄》的电影在国内所创造的票房奇迹不仅使电影界,也使新闻界、文化界和一般国民感到震惊。在中国电影始终低迷徘徊的大环境之下,《英雄》的成功自然使该片成为当代中国本土电影挑战欧美进口片的先锋!我不禁又要追问,一部电影的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是否挖无止境?好莱坞“营销大于影片”的传播思想是否对中国同样适用?《英雄》真的就像宫里鼓起了肚皮的皇后,生下的,一定就是一个大富大贵的君王吗?
  
  《英雄》在我国电影史上是一部兼具艺术电影魅力和超凡商业价值的大片,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非意识形态的商业娱乐大片,它的票房奇迹树立了中国商业电影的里程碑。2003年,也许将是中国商业化电影真正开始的一年,也将是娱乐企业与非娱乐企业合作,共同创造中国电影奇迹的一年。尽管《英雄》的票房成功有目共睹,但我必须说,它还不是我心目中电影营销的“英雄”,远远不是。《英雄》的营销战绩有目共睹,但完全可以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   一、银幕营销:点燃中国电影的希望   如何将影片的艺术价值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商业价值,从而创造极为广阔的利益回报空间,这是《英雄》的营销所面临的挑战。2个亿的票房收入大约需要1000万人次的观众,然而以《英雄》强劲的品牌力,只要营销策略对路,这样的成绩并非高不可攀。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英雄》的票房营销特点:   1.策略联盟营销
  
  国产影片一般采用“制作与发行分离”的模式运作,摄制组负责宣传策划,发行由另一个单位负责。而《英雄》的宣传、策划与营销,则完全是由出品方新画面公司联合中国电影集团联合发行的。这从发行商上保证了该片营销运作的计划性、连续性和有效性。根据业务分工,中影主要负责影片境内的销售、谈判、签订合同、拷贝洗印,监片、催款;新画面负责影片境内的宣传策划和其他一切的活动;中影保证在发行上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而新画面将按合同付给中影一定的代理费。
  
  中国电影集团拥有自己的电影院线,并与该国内各类电影院线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发行关系,掌握着进入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重要分销网络。利用中国电影集团现已具备的丰富资源及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不仅能够节省发行成本,还将为本片成功地走向中国市场铺平道路,因此,寻找中国电影集团作为策略联盟伙伴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个策略联盟的正确性,在它的强大营销传播攻势下,全国所有的院线在区域营销上几乎无所作为,只等着坐收赢利。   2.品牌营销
  
  娱乐经济的时代是名人的时代。名人是娱乐经济的通行证。在好莱坞,明星的品牌效应成为一部影片的最大卖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成为电影票房收入的标志支撑,宣传炒作时,围绕明星策划的一切活动可以借以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增加观众的兴趣,从而在商业运作上满载而归。很多人是冲着明星去看《英雄》的,张艺谋与华人巨星梦之队,成为观众潮水般涌入电影院的金字招牌。
  
  一部新片从开拍到投放市场是一个灵活有系统的整合营销传播过程。《英雄》在影片发行的过程中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品牌营销策略。只有在进行准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观众是非常愿意到影院观赏国内外最优秀影片体验无与伦比的现场感受的心理,并利用有效的院线资源选择适合档期,才能发挥独树一帜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完美融合这一独特销售主张,使目标观众群及社会公众对影片品牌产生清晰的认知。
  
  就档期的安排而言,《英雄》在圣诞节、元旦期间上映,正是人们享受欢乐节日气氛的时刻,欣赏一部巨星云集的大片必将成为人们欢度节日的组成内容。   3.势能营销
  
  营销电影首先要抓住传播环节。好莱坞国际化的宣传造势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它拥有健全的机制、完善的装备、充足的资金而独立运行,它充分利用一切媒介大造声势。有人说《英雄》是炒作出来的片子。如果我是投资者,如果真的投资3000万美元的制作费,我愿意从中拿出500万美元来进行势能营销传播!品牌等于传播。这是一个正确的商业路线,也是国产电影赚钱的好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天平趋向自己一方,使大规模的发行成为可能。
  
  《英雄》宣传费,据说新画面投了近2000万,以期通过专业设计创意及有效的传播,在相关推展、广告、事件营销与公关活动中始终保持影片视觉形象与诉求核心的统一。为此,《英雄》制定了核心传播策略:在一定的推广预算支持下,通过6-10个月广告与公关传播使《英雄》的知名度在核心观众群中达到70%影片全国票房收入达到第一,观众人数第一并使影片广告收入达到国内影片第一;利用平面、影视、网络、户外等立体覆盖新闻、公关事件广告等工具统一诉求主题交叉配合;以新闻、公关为先导,媒体广告为辅助,全方位多频次扩大受众接触率,以在较大范围内引起关注;在电视台做商业广告,整个电视广告花了数百万;人民大会堂《英雄》首映式活动,新画面请了上千名中外记者、大学生以及著名乐队参加;广东一家音像公司号称以1780万元成功竞得《英雄》内地音像版权,从而有助于提升《英雄》形象,提供宣传卖点;它还借助了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新浪网把首映式的的盛况传播到了全球。   4.悬念式营销
  
  在前期宣传中,从影片开始策划到拍摄,直到拍摄完毕,始终拒绝媒体有画面的采访,保持神秘感,调足了人们的胃口,将观众的期待心理吊到极点,吸引了大量眼球的关注。从最开始各种线索的严防死守,到后来小道消息的跑冒滴露,到最后的大坝决堤般铺天盖地的宣传,再到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电影《英雄》一步步的把观众的好奇心和观赏欲撩拨到了极限。电影《英雄》不是第一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的电影,但无疑它是最令人期待的电影;在防盗措施方面,可以称为完美的典范。   5.口碑营销
  
  当电影营销处于最佳境况的时候,新画面影业公司还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出另一种更具病毒特色的营销模式:口碑营销模式。经过票房节节攀高的充分曝光和观众对媒体负面报道的抛弃,《英雄》的品牌形象得以强化。《英雄》没有错过任何可以对观众施加影响、与他们进行沟通的公关机会,从而确保了《英雄》的美誉度全方位扩散。   6.国际营销
  
  《英雄》一片的回报包括:2000万美元的欧美版权费;800万美元的日本电影票房。   从传统企业营销的角度看,《英雄》作为新世纪中国电影第一巨制,作为一部兼具艺术电影魅力又有超凡商业价值的电影大片,作为 梦之队的超强组合,作为肩膀上寄托了整个亚洲电影期望的气势恢宏的史诗巨片,   其产品力是超一流的,营销策略却不能说有特别过人之处,属于水到渠成的常规运作。据媒体报道,近三亿人民币的投资(实实在在投入多少属于投资者的商业机密),拿出了近2000万元作为宣传费,我觉得只能说属于很小气的投入。我们不能拿几百万投资的电影与《英雄》相比。《英雄》营销策略的成功在于,它凭借《英雄》强劲的品牌力和雄厚的资金,试图对整合营销传播活动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划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实处。《英雄》从开拍到投放市场,已经走向比较系统的商业运作,并且有比较完整的运作模式,这是电影业首次对传统大型企业营销水准的看齐,对整个电影界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这样的大投资如果连这样的营销水平都达不到,只能说是中国电影营销的无能!《英雄》的营销策划及其执行在电影行业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但从传统企业的眼光来看确只是常规运作!甚至可以说,《英雄》的营销过程很少有令人兴奋的创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营销思路,个别摆阔气的活动策划得很没水准,像暴发户,但这些美中不足不足以左右《英雄》在常规营销运作下在电影院线里实现的票房成功。《英雄》以它漂亮的票房业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和赖以支撑中国电影市场的营销思想和方法论。
  
  正如中国数码电影的引进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梁定邦先生指出的那样,影院业会继续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全球性产业有两个原因:(1)技术因素决定,影院的视听感受是无法在家庭里再现的;(2)电影可以在身体和情感上将观众融合到一起成为一种群体生活的体现。所有成功的影院都完全具备这两个要素,反之,部分影院的衰落正是因为没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事实证明:观众需要优秀的国产电影,需要好的各种类型的电影;中国电影市场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只要有好的产品,它就是一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地。《英雄》这部片子,可以说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里程碑作用,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作者:文硕
来源:《销售与市场(工厂管理)》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