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写完西凤的故事,总是觉得言犹未尽,西凤的故事太多的感慨。
<strong>后记</strong>
可以肯定的是,“西凤”出嫁势在必然。国有股减持是一种发展趋势。2003年,宝鸡市政府推出了一项名叫“8355”的工程,其中的“35”指的是宝鸡市所有的国有企业未来都要将国有股减持到35%以下。
不过,西凤酒国有股东宝鸡市政府退出的步伐几乎足以让所有收购者失去耐心。西凤酒总经理贾智勇在接受采访时称,截至目前为止,西凤和外界还只进行有限的几次接触,西凤还没有正式决定要和谁达成协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斯威特也好,还是深圳万基也好,它们介入“西凤”,都会要谋求控股地位。新资本一旦入主,“西凤”高层换血也将是迟早的事。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既让西凤高层无法接受,也使宝鸡市政府左右为难。他们的想法显然是,既要卖好价钱,但又不愿出让控股权——“女”是要嫁的,但只招“上门女婿”。可是,要知道,新资本介入如果不能控股,其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有钱就要做老大,谁愿意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呢?
还有一个最要命的收购价格问题。此前新疆德隆也曾有收购西凤酒的意向,但最终由于要价太高而罢手。深圳万基会出比他们更高的价钱吗?尽管在收购孔府家集团之后,万基还盘算在国内并购3-4家酒类企业,以建立其新的核心产业的“酒类帝国”,并不惜重金挖来了西凤酒原总经理刘敏,担任其酒类事业部的首任总经理。但收购是要讲成本的,以西凤目前“人比黄花瘦”的现状——萎缩的市场份额,并非上市公司因此也不可能成为融资平台,收购成本太高的话,划算吗?
另外,被收购方的心理因素也使深圳万基对西凤酒的收购很难说就能手到擒来。西凤酒高层对刘敏的“背叛”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有可能成为深圳万基收购西凤酒的一个重大障碍。他们担心,西凤一旦成为万基的囊中之物,到时候刘敏就会像《红色娘子军》里的胡汉三一样趾高气扬地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肯定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如此看来,“西凤”这皇帝的闺女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嫁得出去吗?
链接:西凤酒的历史渊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凤酒的发展,折射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西凤酒产于陕西凤翔县柳林镇。古称雍州的凤翔县为周秦的发祥地,自古此地所产的甘醪佳酿就声名远播、闻名遐迩。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西凤酒曾几度钦定易名,周武王时称“雍酒”,周文王时称“秦酒”,汉朝更名为“柳林酒”,唐朝始钦定为“西凤酒”。
周公雍酒庆捷、秦穆公赐秦酒为啖其良马之“野人”解毒、秦始皇秦酒庆功、汉武帝用柳林酒为霍去病饯行、唐朝柳林酒开坛醉蜂蝶、宋苏东坡歆慕学酿柳林酒、唐肃宗赐名西凤酒、明代则有“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过境路人‘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记载。
进入20世纪,西凤酒仍以其优异品质和独特魅力打开国门冲出世界。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质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1952年9月,在首届全国评酒会上,西凤酒与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同列为四大名酒。此后历次评酒会,这一桂冠始终不倒。这四大名酒也分别成为中国白酒最先确立的四大基本香型的典型代表。贵州茅台酒代表着酱香型,山西汾酒代表的是清香型,四川泸州老窖代表的是浓香型,而西凤酒则代表着兼香型。西凤酒独特的香型后来被国家评酒机构专门将其香型单独明确为凤香型。
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新建起年产1000吨的陕西省西凤酒厂。1997年下半年立项改制,经过两年的准备和筹划,于1999年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周季钢、何小晴、蒋宗材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相关阅读:
人们更相信直觉
四大银行集体瘦身 大量网点员工面临下岗
浅谈脂肪肝与营养
正确的营销策略应该要细分客户对象
拿标准做营销:当今营销世界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