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
社会开始接受男人只穿游泳裤的现象,而女子紧身泳装十分流行。非比赛的泳装的款式发生了一种类似于内衣设计上的革命性变化:背带代替了袖子,裤腿变得越来越短,领口也变得越来越低。日光浴的流行促进了泳装旨在暴露皮肤并避免背带晒痕的改革。弹性纤维、醋酸纤维和人造纤维为制造合身泳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940年代
调节体态成了泳装的目的。网状胸罩突出了女人的上体,而臀部也被紧紧包住。
1946年
比基尼泳装出现,这是女式泳装最根本的革新。6月30日,美国在南太平洋的比基尼岛上引爆了一颗原子弹。18天后,法国泳装设计师路易斯·瑞尔德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块布和四条带子组成的泳装。这种世界上遮掩身体面积最小,通过胸罩最大限度地护住乳房、背部除绳带外几乎全裸、三角裤的跨部尽量上提以最大幅度地露出臀腿胯部的泳衣,形式简便,小巧玲珑,仅用了不足30寸布料,揉成一团可装入一只小火柴盒中。由于其覆盖面积实在太小,穿上后近似全裸。
路易斯·瑞尔德将其命名为“比基尼”,并雇佣了一名叫米查尔·伯娜蒂妮的脱衣舞女在一个公共泳池展示了他的作品,引起哗然。尽管存在很大争议,比基尼泳装在法国迅速受到欢迎,而在其他国家则遭到抵制;地中海沿岸国家视其为瘟疫;意大利明令禁止;西班牙海岸警卫队驱逐着比基尼泳装者;美国曾为比基尼抓过人,甚至好莱坞一开始也不愿承认这种泳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