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空》《佛醉》《佛经》(一空)


佛空

 

1

说几句心里话

说几句心里话

说几句心里话而已

简单搞成了复杂

 

2

我徘徊的时候

无论在哪里

我知道我自己

不配做人

 

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并不比一头猪快活多少

 

3

当你看到了

当你明白了

一切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东西被解构

形同虚设

 

4

一个小丑在表演

自得其乐的单人舞

他不怕没有掌声

更不怕被取笑

取笑也是笑的一种

 

总好于没有反应。

 

5

期待是一种错觉

一不小心就成了欺骗

尽管你不承认

但事实上

 

你正滑天下之大稽

 

6

五岁开始读书

读了十年

算一算

不过是高中的水平 还不够

 

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之人

如我

 

7

活了二十四岁

有二十岁是在沉默

当不说话成为习惯

再想说的时候

 

才发现自己成了哑巴

 

8

哑巴的话惹了祸

吓坏了哑巴

哑巴想还是应该哑巴下去

哑巴不开口

 

开口就错

 

9

其实没有错

但是哑巴吐了

像滴酒不沾的人喝了半斤二锅头

难受  一踏糊涂

 

心肝肺吐了一地

还是恶心

 

10

最后只好当作一个笑话算了

人性就是一个笑话

埋伏在良心里

随时准备站出来

 

对你把玩一番

 

11

佛说,如他所愿。

 

12

于是,我下了地狱。

 

13

但愿你进了天堂,善哉!



佛 醉

 

1

智慧第一舍利佛

神通第一目犍连

头陀第一大迦叶

多闻第一阿难陀

持戒第一优波离

密行第一罗侯罗

天眼第一阿那律

议论第一迦谢延

布教第一富楼那

解空第一须菩提

 

佛家十大弟子

与我饮酒

二锅头,五十六度

佛喝醉了,我喝醒了

惭愧

 

2

弥勒菩萨能容能笑

所以快活非常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

“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

文殊菩萨与佛同相

兼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普贤菩萨主持定德门

功德无所不在,精纯高深

地藏菩萨身处甚深静虑之中

化导众生止于至善

 

佛门五大菩萨

与我饮酒

菩萨喝醉了,我喝醒了

惭愧

 

3

伏虎罗汉伏过猛虎

喜庆罗汉为印度雄辩家

举钵罗汉托钵化缘

托塔罗汉托塔怀佛陀

静坐罗汉力大无穷

过江罗汉过江似蜻蜓点水

骑象罗汉是一史训象师

笑狮罗汉学佛不杀生狮子来谢

开心罗汉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探手罗汉打坐完总爱深懒腰

沉思罗汉密行居首

挖耳罗汉耳根清静

布低罗汉总背个布袋

芭蕉罗汉爱在芭蕉树下修行

长眉罗汉有两条长眉

看门罗汉为人尽忠职守

乘鹿罗汉骑过鹿进皇宫

降龙罗汉曾降伏恶龙

 

十八罗汉与我饮酒

罗汉喝醉了,我喝醒了

惭愧

 

 

4

五百罗汉听说此事

齐来与我饮酒

饮到最后

 

五百罗汉喝醉了,我喝醒了

不再有羞耻之心

 

5

一斤酒喝成二斤半

天近黄昏

佛祖的眼睛亮了

 

反来复去

尽醉一碗禅机

 

6

夕阳下,南山中

和尚醉,尼姑疯

观音默默笑

佛祖不作声

 

唱一声佛号

从容从容

 

《佛经》

 

1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般若为梵语音译

意为智慧

却又与通常所谓的智慧不同

 

世知辩聪的智慧

不能究竟和圆满

般若为诸佛之母

如大火炬一般

是观照的智慧

是出世清静的智慧

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

远离生死的此岸

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

度一切苦厄

能除一切苦

心为百骸五脏之主

含精要心髓

 

此经为佛陀所说

是七百余卷般若的精要

二十二年般若的心髓

故以“心”经名之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略称《金刚般若经》、《金刚经》

佛教信徒以诵《金刚经》

祈求消灾  增福  增寿

 

佛陀与弟子须菩提问答

阐述一切法无我之道理

全文五千余字

概为:

无相布施

无我度生

无住生活

无得而修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

《大方广佛华严经》

略称《华严经》

八十卷三十九品

唐代实叉难陀译

 

大,包含

方,轨范

广,周遍

一心法界之体用

广大而无边

是为大方广

佛,证人大方广无尽法界者

华,成就万德圆备果体之因行譬喻

是以开演因位之万行

以严饰佛果深义

即称佛华严

 

西域有僧叹

华严一乘乃诸佛秘藏

甚难值遇

何况能解其要义呼!

其指为《净行品》

若能实践

则犹如已实践菩萨戒矣

 

世人无读《净行品》

空知天下无净行

修得一身

不若修得一心

 

4

《妙法莲华经》

略称《法华经》

大乘佛法之重典

七卷二十八品

全经所说教法甚深微妙

以为妙法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以喻稀有无上妙法

莲花花与实同时俱在

正譬喻了妙法之因果不二

 

九界众生以迷为困

佛界以悟为果

一切众生皆为佛

我为众生果

 

5

《大般涅槃经》

又称《大涅槃经》、《涅槃经》

佛身是常往不灭

佛身是永恒存在

佛身是常乐我净

佛身是大涅槃

 

生者必灭

合会必离

盛必有衰

众苦流转,无有休息

常为诸苦所侵

 

我非如来救不得

我非如来我非我

 

6

《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之一

清争国土,庄严刹土

是为净土

 

大无量又如何?

小无量又如何?

我本俗众

无往西方极乐

 

如是我闻。

 

7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又称《六祖坛经》、《法宝坛经》《坛经》

禅宗六祖慧能

于韶州城内大梵寺讲堂演法之内容

弟子法海等记录而成

 

侮辱不以为耻

卑屈不以为贱

艰难不以为苦

恩宠不以为荣

迫害不以为意

度众不以为烦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阿弥陀佛,我的自性般若。




相关阅读:

调节身体机能要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
一个姿势就能看出她有过几个男友
喝咖啡真的会导致钙流失吗
想要白白白,从挑对防晒伞开始
另类温泉文化日本奢侈食品温泉浴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