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术观察》、《艺术界》等杂志,把姚鸣京的山水创作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位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年轻的副教授,能被美术界权威杂志捧为名家重点推介,一方面是因为38岁的姚鸣京为体验古代山水的“天人合一”境界,不惜牺牲掉部分现代物质享受,选择吃素坐禅的古代高士的修行方式;再者,姚鸣京恭身体道,确使自己画风大变,自从参加中国美术馆的水墨现状展到今年4月与赵卫、卢禹舜、李东伟等十五人的“当代山水印象”展,展示出来的崭新画面,于传统中传达出一种很有气魄、很内在的灵气,确立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一时间成为京城美术界的热切的话题。
中国山水画自晋发端,经唐、宋、元一路演绎下来,几经变异沉淀出荆关董巨、刘李马夏等属于前一年代的代表性人物。千余年的实践山水画技法已趋完备。至明清,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宗,特别是四王的山水画,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山水画的审美模式,山水笔墨也到了高度程式化的地步。自此,山水画因袭、传承、临仿,以至其抽象形式逐渐偏充了山水本真和缺乏画家主体昭示出来的内在精神。这与社会进程不相适应的艺术模式引起了后继者的质疑,随后近百年的中国画,一直处在激烈的论争中沿变,山水画的自然观从总体上逐渐与古人拉开了距离,而山水画的现状也因变革者各自的艺术个性的微妙差异呈现出一派新的图景。刘曦林曾作概括:“如果说,集传统之大成,注重夜山整体性感受,求浑厚华滋之境界的黄宾虹,远远地超过了清末水平,为近百年山水画第一把交椅和第一个高峰的话,李可染、傅抱石等进一步实现了从抽象审美意味到回归人间、回归自然的观念性变化,为近百年山水的第二个峰头,石鲁追求自然、历史与人的整体意识和谐和,进一步把山水当人物画来画,“文革”中把华山作为英雄主义的人格象征,这种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表现,是近现代山水画审美意向的第三度变化;那么,八十年代以来的山水画,从周韶华等前突者的意向来看,已经从贴近大自然、贴近人生,转向宏观的哲思和整体意象的表现,或者说是天人合一哲学的新思考和新发现,而意味着山水画的第四度变革;陈平和常进具有很好的传统文化修养,笔墨精致,亦不乏现代感,多是自我心境的写照,适应着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雅静的追求,也许可以看作第五度变革。“(刘曦林《近百年山水画的流向的遐想》)。
这个界定的第五度变革者,应该泛指当代参与山水探索的中青年画家群,除了“自我心境的写照,适应着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雅静的追求”之外,值得深入挖掘的东西,譬如有对美术史意义的自觉,从而使作品流露出纵深和重量感,我看姚鸣京就有这种感觉。他选择独特人生的前提可能是基于一种使命和对一代人责任的思考。一个有为的艺术家不可能无视前面已然耸峙的每一座高峰,如何超越前人成就自己,几乎折磨着所有选择大师之路的人们,高山仰止往往断送一个人的大好前程。因为世纪末,为这代人提供了美术史中的一处缝隙,一次机会。现时中国画走向处在迷茫的时刻,许多摸索者汇聚在同一条道上,谁会在这黎明前的黑暗率先点亮自己、辉煌辉眼?一种期待毫无疑问检阅着有志者的知识、学力、修养、气魄、智慧。姚鸣京选择了一种区别于同代人的修行方式和创作姿态,在他看来,把当下情绪嫁接到古代山水中的某些局部的作法,是往小处作。当代人要面对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消化屹立在中国美术史上峰恋起伏、浩瀚绵延的山水长卷,撷取其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可能就是人类共有的隐而不张的内在灵光。古人之所以能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泉鸣之地游心物外,不为物役,是由于有特定的社会环境作依托,处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乐山悦水成了那时的人们的一大享受。而处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工业化进程与现代文明的众多消费形式,已使人与自然产生了重重阻隔,山水被浓缩为一种象征或被抽象为一个概念,仅仅是作为清除现代人密集塞的心理空间的一剂清燥的药方。现代都市大倡绿化,旅游业飞速发展,还是现代人渴望沟通自然的潜在愿望的外化形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城市园林,居家的青绿点缀,也只是今人远离大自然之后空存的一腔乡情的寄托,它实际上无法冰镇人类蒸蒸日上的欲望之火,处于现代社会环境与文化情景中的姚鸣京,借助坐禅吃素的特殊修成方式排除观世困扰,宇宙的真静底蕴,体味生之灵屿的亘古悠然,欣赏猿鹤飞鸣、烟霞绕谷、林舞泉唱的天地妙景。他确寻到乐山悦水的一条蹊径,只是此径奇僻,如一苇渡江,非大智大勇不敢轻易涉足。但既入此门,便如另一类旅人,神随景转,出入太虚,妙哉!从前那些名家,犹高峰峙耸,可望不可及,今存平常之心,便可沿途拜会青藤、玄宰、八大、石涛、龚贤、渐江等等老前辈,与之促膝交谈,互递信息。而每逢佳景骤至,则可信手拈来,收入画现。
欣赏姚鸣京的画,似观镜花水月,古雾氲氤,憨树横斜、屋空人闲,泉回幽谷,有入道还虚,舍形悦影之妙,正所谓“春林远岫云外意,意态萧然物外情”。你或可于画面中品味其笔墨构成与彩色构成的妙手天成,或可体味充盈于画面空间的超逸精神。以董其昌画语:“若以笔黑的真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概括姚鸣京的画,恰切不过。
高名潞观看姚鸣京的画后说“姚鸣京的作品除了给人以挺传统的感受之外,这里面好象有和我们以往认识到的那个传统不一样的东西,才体现出姚鸣京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当代艺术已进入到观念阶段,现时以观念艺术作品往往带着与西画类似的理性成份。这种成份存在于中国画中却是一种非艺术因素,它违背了国画自然天成,妙趣横出的审美原则,人微言轻当代艺术家的姚鸣京,其创作无疑也具有现代观念色彩,这种观念涉及当代人的自下而上困境和灵魂自救问题,但姚鸣京作品本身画面十分纯粹,让人看了舒服,原因是姚鸣京的观念在于创作前的姿态,被留在画面以外,它人作为一种信息,则始终贯穿在姚鸣京的整个艺术过程之中;并以其生命体验的常有氛围感染了身处心灵与情感冲突之中的当代人,这一点正体现出姚鸣京山水画创作的现代性。
相关阅读:
调节身体机能要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
一个姿势就能看出她有过几个男友
喝咖啡真的会导致钙流失吗
想要白白白,从挑对防晒伞开始
另类温泉文化日本奢侈食品温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