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拜星月慢 5首
《晚年》
心中无风。这片树林就不再
阗咽。跻身于它们之中
仿佛这个世界真的平静多了
《预感》
清心寡欲。寺庙里有木鱼声传来
昨晚沐浴更衣
一不小心被恍惚扯落了一枚纽扣
《无法体谅》
总想挑出遁隐在骨头里的
那根刺。可是每扎一针
记忆就在内心深处隐隐作痛
《期待》
目光穿过空气奔向远方
内心的狂飙驰骤
它能穿过多少沮洳的日子呢
《傲慢》
那些无法用刀来修剪的藤蔓
攀附在目光的尖端上无限地滋长,活跃
瞰临一切。在空洞的心灵中盘踞着它粗壮的根
————————————————————
二、周木 4首
《父亲的希望》
炊烟是故乡最高的风景
我是父亲最后的希望,永远
远离故乡
《草原》
赶几只唐诗
去凡高的草稿里,寻找
草原
《登山》
走别人的路
去摘取山的高度,以后
我将是我
《秋思》
秋凉是一颗流星。箫声潜在流水
里,偷听老树,落下
我的脚印
————————————————————
三、徐檄文 2首
《套圈》
梦,在先锋女人的烟圈里穿行
经济疲软
人也疲软
《癮》
把两片肺叶摘下来
挂在烟农的棚架上晾晒,喷出
一股股浓烟
2005-9-21
————————————————————
四、散心 9首
《散心爱情成语词典》(组诗选9)
《惊涛骇浪》
爱情的纸船
一缕青烟
飘过心海
《精益求精》
爱情的老脸上
岁月还在
精雕细刻
《九牛一毛》
你一个媚眼
我在西厢下
等了一生
《就事论事》
爱情定价了
你还来
计较小费
《局促不安》
三角爱情
抬不进我
小小的洞房
《举棋不定》
爱情拿在手上
一生都没有
放进心里
《聚沙成塔》
三千个女人
还不能拼凑出
爱情两字
《卷土重来》
黄泉路上
我看到了
爱情的背影
《开门见山》
你盖头下的面具
我终生没有
掀起来
————————————————————
五、赖杨刚 1首
[诗短裙]《微笑的阳光》
微笑吧.就象
风雨后的叶子遍体伤痕
小小的脸也要供奉一把春日阳光
————————————————————
六、丘清泉 1首
《秋思》
是一个秋。落瑛缤纷的清凉
流泉经过红枫林,萧声依稀可辨
身影叠加,两个人
————————————————————
七、墨羽 1首
《简单的快乐》
快乐
简单
如一个婴儿
————————————————————
八、喜红 2首
《缪斯路上》
格子爬到了终点
心灵之神 还
活着
《假象》
人妖的乳汁,把诗
养大
于是 出名
————————————————————
九、中雨 2首
《苦恼》(组诗选2)
《一直》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再追下去
世界会不会断开
《奇怪》
炸弹也不能够炸开
那个小杏树
是谁的手
————————————————————
十、欣歌 1首
《顾影自怜》
来不及逃离的影子
在路灯下
被雨淋个精湿
————————————————————
十一、巴川 1首
《蝉》
只要生命热烈
那怕声嘶力竭
————————————————————
十二、徐高栋 3首
《选择》
“傻子,不愿跟我们去人间乐园吗?”
“是的 我宁愿在冬天产卵”
《奋斗者》
睡在古董里的人,请不要约我同行,我要乘坐的船叫做未来。
《心海浪花》(选3)
3、我的愿望是太阳,
下了一场暴雨,
天上挂着泪眼朦胧的彩虹。
4、天上的那弯如钩朦胧月,
是我痛得无法呼吸的心。
17 我的希望在海底疯长,
难以触及太阳的心房。
————————————————————
十三、今古奇 1首
《拐磨》
故乡最古老的唱片
一支老掉牙的歌谣
唱了百年、千年
————————————————————
十四、疯儿
《谎言》
在无数传递声中成了
真理的代言
————————————————————
十五、寒山石 5篇
《生命的吟唱——伊凡微型诗赏析》
在中国微型诗“微型诗家”和黄河文艺网“东方之子”读到香港诗人伊凡先生的大量微型诗作,当时就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感动和冲动。我以为,读伊凡的微型诗,那是在倾听一个激情的歌者,在用生命吟唱着浓浓的乡思、多彩的自然、厚重的历史和人生的哲理。
1、浓浓的乡思,如醇香的酒。
乡思是诗人笔下的主题之一。在诗人看来,游子是一株《盆栽》的植物:“存活在异乡的土壤/修饰于刀剪之间/撑一方翠绿”。是啊,又有哪一个游子不是“身在异乡为异客”,不得不在风雨人生中经历着异乡风俗人情“刀剪”般的“修饰”,顽强地伸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一个“撑”字,写出了生命的坚韧和精神的坚毅。游子如同家乡放飞的风筝, 不管那一方家园是富饶还是荒凉,游子的心,永远系在故土;游子的根,永远深深地扎在故土。无论走到哪里,记忆中都珍藏着“母亲瘦小的脚/父亲弯曲的背/儿时望不断的足迹” (《 家乡小路》),也总是在“末路穷途时/以最敏感的部位/触及故土……” (《根》)。故土是温暖的,故土既是游子生命的源头、是游子远征的港口,也是游子精神的归宿、是游子歇息的码头。但,又有多少末路穷途的游子能够结束漂泊生涯回归故土,实现叶落归根的梦想?更多的时候,是“好一颗漂泊的心/惦记着岸/却找不到归期……”(《帆》),这真是“君问归期未有期”,“此情绵绵无绝期”!所以,对于游子,总是“不圆满的世界/空悬一个/圆满得叫人伤感的月亮”(《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皓月当空的时刻,“不圆满的世界”和“圆满得叫人伤感的月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形单影只的诗人在这“圆满”的月亮下,唯有一腔惆怅满腹忧伤。“深邃夜空勾勒出心中的月亮/踩着这片黑黝黝的土地/只能遥遥相望” (《望乡》),只能遥望家园,遥望亲人,心比夜色沉,情比归路长。诗人忧伤的目光中,熠熠闪烁着隔不断的相思,隐隐浮现出看不见的家乡。于是,在这漫长的叫人焦灼、沉寂的叫人发慌的时刻,诗人轻轻地吹起一支《夜笛》:“月满时/一曲乡思/向黑夜深处抚摩过去”,那笛音悠悠、情思浓浓的旋律,向无边的黑夜深处“抚摩过去”。 “抚摩”二字,极为精彩,把绵绵思乡情、眷眷怀恋意这一份无穷无尽的情感抒写的十分贴切。那么,月儿弯弯时,就让“星空中弯弯的小船/载满思念与祝福/随风飞去……”(《新月》)。这弯弯的小船啊,带着诗人的思念与祝福,“飞”吧。一个“飞”字,而不是“划”或者“荡”之类,反映出诗人的急切与焦灼。诗人笔下的浓浓乡思情,就是这么纯净无瑕而又忧郁感伤,亲切自然而又满腹惆怅,充满渴望而又愁肠百结。那种浓浓的乡情深深地积淀在诗人的心中,酿成了醇香的陈年老酒。只要饮上一小口,竟是如此的火辣辣,而又泪潸潸。
2、多彩的自然,如精美的画。
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所独有的美丽是内在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散发出生息和活力,每一片树叶的摆动都是一支优美的舞蹈,每一条河水的潺潺声都是一段优美的乐章,每一只鸟儿的鸣叫声都是一首动听的歌。譬如《春风》:“甜在心上/暖在土里/香在路中”,只十二个字,就写出心中涌动的一汪甘甜、土中升腾的一股和暖和路途弥漫的馥郁芳香;“甜”、“暖”、“香”,味觉、感觉、嗅觉,只三个字,就勾画出魅力四射的明媚春天。而《春雨》是“连绵的情丝/飞絮的语句/一卷读不完的诗”,这般情意绵绵的长诗,飘飞在天地之间,正是大自然这位杰出诗人一首情意盎然的诗作,是一道读不完的风景。在宁静的《春夜》:“倾听大地的音节/绿意在睡梦的土壤里/破土而出……”,这不正是“春眠不觉晓”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及至夏日,蝉鸣声声。 “鸣蝉/将淌汗的声音/一丝不挂地掷进童年的夏日” (《夏》),让我们不由想起“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想起孩提时代无忧无虑的灿烂时光。蝉可真是夏日的歌手呢,“高昂的声调扯破宁静的季节/在断裂的天地之间/迎来了歌手欢快的颤音”(《夏蝉(一)》),“任凭坚硬的歌喉/磨亮了生锈的夏日/阳光四溅……”(《夏蝉(二)》)。在硕果飘香的金秋,“孕育一春的诗句/让秋为你宣读”(《秋收》)。是的,春种秋收,正是丰硕的秋,印证了春的犁铧。冬天,《雪花》“飘一身洁白/酿制诗意的恒美/缀满大地”,则又是另一番美丽的景象。此外,瀑布、晚霞、日出、闪电等等自然景象也都被诗人抒写的独有情趣。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是天才的艺术家,大自然中的每一刻都是一副完美的画面,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神在其中的勃勃生命,充满了春的热情与丰盈、夏的繁盛与光耀、秋的灿烂与真挚、冬的厚重与无量等等。
3、厚重的历史,如苍翠的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打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会依稀看见岁月的沧桑。诗人把厚重的历史浓缩在微型诗这方寸之间,并以独特的创意展现出来,用精微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历史的厚重,任那 “流逝的故事/沉淀在岁月长河中/发酵” (《历史》),而我们正是从那些“发酵”的思想中启开心智,获得教益,丰富认知,走向成熟。我们和诗人一起倾听《战国马车》“截着千截之轭/转动的轮响/吟唱古老的苍凉”,似乎看到了铁骑奔腾、杀声震天的古战场,那在旷野中上演的,是一种怎样的豪壮和悲壮!我们凝视一件件《青铜器》,看“远古的你 独领风骚/如今的你 演绎历史”。不错,古代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且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并以其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等艺术风格而独具魅力、独领风骚。我们踏上《西安城墙》,它“坍了又修 毁后再建/用血与水的屏障/捍卫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尊严”。西安古城墙修建于明朝,距今有600多年,它古朴厚重,历经沧桑,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给人以震撼,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而诗人浸透在其中的诗意更是耐人嚼味。我们跟随诗人的目光探寻那千古《悬棺》之谜,听“峡谷的风/诉说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不肯入土的故事”。这种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悬棺葬式,究竟存在着多少令今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又有着多少神奇迷离的故事?我们也和诗人一同感受历史的《创伤——题圆明园残柱》,看“强盗虽死,历史活着/砍下头颅的柱子/血,还在流……”。那流不尽的是对于强盗的血泪控诉,流不尽的是“落后就要挨打”这鲜血淋漓的教训。在诗人的笔下,历史就是这般厚重,如同一棵劲松,历经岁寒而不凋,在风霜中挺立着沧桑,更挺立着充满生机的苍翠!
4、深刻的哲理,如生命的灯。
微型诗是灵感之作,是机敏之作,是智慧之作;是人生的体验,是生活的顿悟,是充满深邃哲理的火花。诗人是深知其中三味的。在诗人看来,生活便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人生就像一根《甘蔗》:“为了创造甜美的生活/毕生节节上进”。唯有“节节向上”,不懈奋斗,才能创造出甘甜的生活。当然,有奋进,有成功,就不可避免地有挫折,有失败。但“砍伐的树为我立下榜样/截断之处/正是新绿的起点……”(《启示》),让每一次“截断”都成为一次崭新的飞翔,这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因为,生命如同一条《小溪》:“身子扭曲了/信念/折不断”。生命也如同《茶叶》:“萎缩在封闭的日子里/自由舒展于沸水中/沏 一壶乾坤”。若是把自己封闭在小天地中,也就只能萎缩;还是把自己浸泡在火热的生活熔炉中吧,才会沏出一壶沁人心脾的香茗。也切不可把自己囚为《笼中鸟》:“一切功能都在退化中/唯独那张小嘴/最发达”,那一丁点的“发达”怎遏制的住生命的“退化”?更为悲哀的是,一些人甚至成了别人的《木偶》:“无爱无欲/在他人掌中演译着/不属于自己的悲与喜”。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竟然如此丧失了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伊凡的这类微型诗,饱含哲理,或醍醐灌顶、指点迷津,或抒发志向、借以咏志,或当头棒喝、促人警醒,无不发人深思。可以说,一首微型诗,便是一盏灯;一束微型诗,便是一片思想的星空。
诗人的《木棉花》是这样写的:“仰首向天/祈祷寒风来临/把自己燃成一把火”。一个诗人具有木棉花“祈祷寒风来临”的坚强性格,而且渴望“把自己燃成一把火”,成为一把燃烧的生命,这是一位怎样激情昂扬的歌者!所以,我以为,伊凡的微型诗,如同他精致的篆刻,“精雕细琢,弥留下袖珍的胴体”,精炼含蓄,清新自然,是“精简的心语”,有“浓重的韵味”,正是用一颗虔诚的心、一股真诚的情、一腔热诚的血作为歌符,用深情、纯净、质朴、凝重作为基调,谱就的一曲生命的吟唱。
2005.09.28-29
~~~~~~~~
伊凡,本名陈朝晖,祖籍福建长乐人,1968年2月3日生于榕城,20世纪90年代移居香江。年少时,钟情装饰画艺术,而今迷恋于诗歌、篆刻艺术。1997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系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香港会长、微型诗联谊会会员、香港散文诗学会会员、《黄河文艺报》特约总编。作品散见于港内外报刊。与诗友们合集出版《微型诗存》(第一卷、第二卷)、《中国黄河文化经典》等。
微型诗观:1、精雕细琢,弥留下袖珍的胴体;
2、精简的心语,浓重的韵味。
**********
《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
————甲也《传统》赏析
文/寒山石
《传统》
文/甲也
跟风雨 不能讨论分手
走过三代的油纸伞
深悟仍被高举的理由
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妄图“跟风雨”,“讨论分手”,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
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
**********
感动就评————
《顾影自怜》
文/欣歌
来不及逃离的影子
在路灯下
被雨淋个精湿
[点评]倘若总是在微弱的灯光下顾影自怜,迟早会被生活的雨水淋地湿透;若是能够在如日中天的时刻坦然前行,一定会把长长的足迹留在身后。
**********
《登山》
文/周木
走别人的路
去摘取山的高度,以后
我将是我
[点评] 经验是一笔需要永远继承的财富。如果别人已经为我们插好了登山的路标,套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别人的路,让人们去说吧”!不过,这句话的内涵里必须隐含着一个前提:你要走的路必须是一条正确的路。
**********
《微型诗的“小”与“大”》
1、从认识上看,小植物与大官员。诗歌王国是一个大观园,园中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芊芊小草。微型诗就是这大观园中的一株小草,同样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存价值。
2、从需求上看,“小产品”与“大市场”。微诗虽小,但不可小看。不错,微型诗是一种“小产品”,但这种“小产品”同样有着十分广阔的“大市场”。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那些松散、臃肿、冗长、无耐读耐悟耐回味的诗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微型诗则因其精短、精致、精妙、精美、精炼、精粹、精悍、精辟、精灵的魅力而越来越少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变革时代的一道精神快餐。“小产品”充满“大市场”,“小家伙”必将有“大作为”。
3、从思维上看,“小视角”与“大眼光”。微型诗总是从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做到以一驭万,见微知著。所以写微型诗,应该是一种“小视角切入,大眼光构思”。所谓“小视角切入”,是指微型诗是将最机敏的智慧聚集在最闪光的一点,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抒写的精微诗章。作用力和受力面成反比。集中一点,用千钧之力,方有震撼力。所谓“大眼光构思”,是指微型诗创作应有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内涵。
4、从内容上看,“小空间”与“大世界”。微型诗是一种滴水藏海的艺术。片言明百义、滴水见阳光。它是阳光下的露水,情绪中的珍珠,能够使读者从有限中领受无限,从瞬时中妙悟永恒。所以,微型诗之微,是体式之微,不是内容之微。微型诗创作,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拓展出无限的内容和博大的世界。
5、从表现上看,“小机灵”与“大智慧”。微型诗的最大特征是它的瞬时性:瞬间的体验,刹那的顿悟,一时的景观。所以微型诗是机灵之作,总是因其独辟蹊径、独具一格而使人耳目一新。所以微型诗实在是一个机灵鬼,但“小机灵”还得靠“大智慧”,没有机智、灵妙的活跃思维,显然是难以写出精妙之作的。
——截止2005年10月2日
——————————————————————————
相关阅读:
调节身体机能要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
一个姿势就能看出她有过几个男友
喝咖啡真的会导致钙流失吗
想要白白白,从挑对防晒伞开始
另类温泉文化日本奢侈食品温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