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运动的意义在于,终结了盛极一时的“性写作”时代,昭示了一个新文化思潮的到来。
凡斯敏锐提出的“性时代结束,贱时代来临”,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
这个划时代的口号,赋予了当代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化内涵,标志着中国诗歌在思想和精神、意识和表现等方面已切入了更深层次的“低性写作”。
垃圾运动写作,从开始根本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叶延滨所说的是对小资趣味抱着逆反心理的“另类”写作,更不是什么“张爱玲”们“最不纯洁的”、“最侠义情肠的”汉奸文字。也不是什么对商业文化的捧场声和嘘声,甚至沽名钓誉(见叶延滨《垃圾也疯狂》2004年12月13日《羊城晚报》b5版)。
垃圾运动的精神姿态就是“贱民意识,批判精神和永远另类”。以“融入到生活的底层中去”为诗歌的生命方式和直接表现。垃圾运动关注的是现存的一切。期望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反抗一元化世界,争取多元化价值。
垃圾运动的诗歌写作就是要从真正意义的“贱”写作开始,在文字上、思想上、行为上实现“贱民意识、贱民思想、贱民语言、贱民行为”,同时推动垃圾文学艺术的其它文本实验。
垃圾运动的价值观及一切美学价值都归结为一个“形而下”(民本思想)的“姿态”原则。这个姿态原则,其实就是生活本身。这里不存在解释的余地,就像人无法为自己的存在寻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样。垃圾运动就是要力求颠覆、抛弃现有的美学观念,摆脱一切包括理性的、逻辑的、道德的、艺术的囿限,解构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关于诗歌和文学的观念,消解诗歌与艺术的界限,降低诗歌的想象高度,让它取决于生活、依赖于、服从于人们的情绪调度,直接呈现生命状态。
叶延滨称看了垃圾运动文本那些文字和图片,极不舒服,给眼睛强刺激。甚至到了“恶心”的程度。这是可以预见和不足为怪的。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正如他说:“现代都市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把人类创造的财富变成“最大的垃圾车间”。我们日渐承认这一事实,因为有证据:我们为了看一段电视必须看十分钟垃圾广告,而比广告更垃圾的电视剧每年生产量已经达到一万集……于是,今天我看到这本《垃圾文学》,我想到一个惊叹号:在这个拼命追求财富也玩命消费财富的时代,不与毒品为伍,不难!不与垃圾为伍,还真不易啊……”事实上,类似叶延滨这样的诗人不可能与“垃圾”为伍,然而,却又以文化垃圾的状态存在,这又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在这个垃圾时代,重视了“垃圾”的存在与对“垃圾”的正名,正是体现了垃圾诗人对底层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关注和承认。通过诗歌的“批判主义写作”,不断还原与丰富着人性并警示人类的生存危机。“自我作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自我作贱”是文本的呈现,而不是生活的实际行为。主动的作贱就是让人们在作贱的反感与思考中,主动审视自我,让自己自觉地不作贱并反抗现实中的所有作贱行为。垃圾运动就是要以这种最纯粹、最粗鲁、最失礼、最作“贱”的诗歌姿态,在大庭广众炫耀自己的存在,使那些虚伪的、“装逼”的文化和诗歌无所适从。它要打掉诗歌的傲气,将诗歌摆在一个从属的位置,用“垃圾”的尺度重新审视和评判世界,强调诗歌都是“不暇思索地”从一切“生命存在的深处”直接地掏出来的。“思想形成于口头”。“我手写我口”。
垃圾运动主张非逻辑,非理性和直觉性,同时以“乱七八糟”的主观臆断和激情代替逻辑思维,对自发性、偶然性和异质性珍视为引爆诗歌的当量元素。垃圾运动认为,诗歌可以通过许多异常不同的表现手段而呈现出来。只要是在充斥生活气息的地方,诗歌无所不在。垃圾运动注重的是诗人富于创造力的思想禀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作为精神的诗”,也只有这样,才能区分开“作为精神的诗”与“作为表现手段的诗”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作为精神的诗”迸发于“不由自主”的思想,“作为表现手段的诗”则是逻辑性的、以主观为导向的思维产物。
如果说垃圾运动的诗歌具有创造性和特立独行的精神品质,那么,这完全是垃圾运动的精神姿态所赋予的禀性。
2004年12月13日晚
附: 叶延滨
垃圾也疯狂
那日收到一本装帧十分时尚的杂志,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又不上市出售的所谓“民刊”。铜纸版,大开本,彩印图文。从外观和形式上看,它和我收到的各式自行印刷又免费赠送的出版物并无太大的差别。出格的是它的刊名:《垃圾文学》。《垃圾文学》有一条很大的副题——“就要叫你不舒服!”为了不让我这篇短文因为引用了其文字,也让你恶心难受,我就不介绍它的内容了。大概正是这些叫人看了不舒服的图片与文字,给眼睛强刺激,所以,这本小小的印刷品,曾在一些非主流的媒体上,一度(大概有半个月)成为报道的热点。
眼下的文学青年圈中流传的这些“非卖品”,“民刊”不能说它完全是非意识形态的“纯文学”,比拼“先锋”,标榜“前卫”,以先锋和前卫为目标的“民刊文学”,我个人倒以为,更多地具有“小资产阶级”趣味中反叛的成分。
“小资”有各式各样的理解,比方说职业是“白领”,行业最好是“外企”,学问最好是“大本”,女性最好是“独身”……同样地,对于“小资”来说,它们充当文学最重要的一个支撑面——这是自己掏钱买文学读物的群体。因此小资们有自己的洁身自悯的“张爱玲”及她的最不纯洁的汉奸《今生今世》。因此,小资们有最侠义情肠的金大侠以及最难读懂的《借我一生》。在“小资”共同集资推出一期又一期“畅销书排行榜”之余,对小资趣味抱着逆反心理的“另类”知识分子和“草根”民间写作者们,他们对商业文化的捧场声和嘘声,同时出现在文坛上,呈现着先锋和前卫的姿态。
从精神贵族变成身体写作,从身体写作直接指示为下半身,从下半身写作再下降为“垃圾文学”,这是最形象的“世风日下”。但是如果我们以此观察文坛甚至观察文学的动向,就会再一次陷入“狼来了”的怪圈中。中国的文坛成熟了,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垃圾文学只是成为媒体的“本周热点”,而不再是文坛的动向报告了。
现代都市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把人类创造的财富变成“最大的垃圾车间”。我们日渐承认这一事实,因为有证据:我们为了看一段电视必须看十分钟垃圾广告,而比广告更垃圾的电视剧每年生产量已经达到一万集……于是,今天我看到这本《垃圾文学》,我想到一个惊叹号:在这个拼命追求财富也玩命消费财富的时代,不与毒品为伍,不难!不与垃圾为伍,还真不易啊…… (责编:熊育群)
叶文原载《羊城晚报》(2004年12月13日星期一)b 5版“花地.连载”专栏文艺评论。
相关阅读:
调节身体机能要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
一个姿势就能看出她有过几个男友
喝咖啡真的会导致钙流失吗
想要白白白,从挑对防晒伞开始
另类温泉文化日本奢侈食品温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