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谚:“低性写作”与“平民写作”



                     “低性写作”为谁立言  

    如果把低性写作的产生归之于中国社会发展到于今的必然,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意识形态的话语表现,低性写作为谁立言?为谁代言?

  低性写作是为“低性生存状态”所作的话语表白,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该怎么理解“低性生存状态”呢?

   我们能否认为,所谓“低性生存状态”,不仅仅指的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它更主要的是指活动于低水平生活状态,生存于底层空间的社会大众即“草根族”。而这些“活动于低水平生活状态,生存于底层空间的社会大众草根族”的所标标志的社会阶层,便是——“平民阶层”。

    所以,低性写作之作者所选择的写作立场是平民的而非贵族的,他们关注“低下”而拒绝“高蹈”。那么,所谓低性写作,实质上就是一种“平民写作”。

    平民写作,可视为当今网络上风行的低性写作(包括“低诗歌写作”)的本体定位与本质定性。

    平民写作的社会根基是草根族、是平民。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平民,无疑是一个庞大芜杂的群体,是在当今中国特权官僚集团和新兴的暴富资本集团之外的社群。毫无疑问。平民是作为贵族的对立体而存在的。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平民写作(低性写作)的某种对峙性与对抗性。从构成看,平民作为庞大芜杂的社群,其中亦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所谓统一的平民立场。如果把靠体力求生的工农“草根族”视为平民阶级最低贱的层次,凭知识与智力活动打工这意味着“高贵”的平民与“低贱”的平民会有利益得失之别(从“下半身”与“垃圾派”的分野,人们可略见其大概。)这使平民写作内部会出现所谓“高贵”的和“低贱”的写作之分。应该说,不到特定时机成熟特定条件具备,所谓“高贵”的平民们未必愿意与官僚和暴富集团对抗对立;那么,低诗潮话语革命中的“以下犯上”,目前便主要是由“低贱”的平民写作承担了。
 
    在这个意义上说,低性写作主要指的是平民写作里的“低民”和“贱民”的写作。在目前网络上, 正是张扬“低贱”精神和标榜“贱民意识”的写作,最能显示平民写作笔头的锋锐性及其拓展的冲击力。

                “低性写作”诸多背景

低性写作将诗人们此前投向虚空的眼光与不切社会现实的书写转向大地转向民众生存其间的实际生活,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考察其种种原因,我们发现低性写作有着相当复杂的诸多背景——

    1、 社会心理背景:由于“伟光正”们从上到下的作秀、作假与作恶,风行社会的假大空话语俨然成了社会的主统、主流、主导与主宰!难怪看透粉饰,为社会虚假而痛苦的低诗人们要喊“崇高真累!”(徐乡愁);要骂这个“装逼的世界”(徐乡愁),这个“狗日的世界”(典裘沽酒等)! 

    2、 社会话语背景:但在伟光正主统话语之外,当今中国社会由于得益于“开放搞活”,毕竟有了多元价值取向,于是出现了代表各种社群利益与特征的话语言说,即众声喧哗的“杂语”;这种杂多话语混然并世,为低性写作的出场特别是在现代网络上出台作了话语铺垫。

    3、 社会消费背景:当今社会的物欲与肉欲泛滥的享乐主义,应该说为低性写作的出场代言作了充分的欲望烘托。

    4、社会阶级背景:官场腐败与工农困窘日益加剧所导致的对立与怨恨情绪,是低性写作的重要情感依据;种种权势集团与底层草根族的两极化矛盾,是低性写作可能尖锐化的阶级斗争背景。

    5、虚拟现实背景:网络空间的相对自由使人们受压抑的低位情绪与低性意识有了可以渲泄的渠道。
 
    立足生长于底层社会,表达平民大众的话语姿态,表现平民阶层的情绪意向,以平民意识平民精神在网络空间打造平民话语游戏的乐土,“低性写作”已经显露出当今平民诗人一副生动自得的表情!社会发展与中国诗歌发展到了当今,历史的、社会的、时代的、精神的、物欲的诸种因素,因其过久地向虚空飘浮,终因无效与无力而归于沉积——由高向低回落。这种回落的归宿,具体而言,便是大自然泥土堆集的大地,现实社会的底层大众以及人体的低下部位。它们三位一体,凝聚为“低”这一种物性状态,肉性状态和心性状态!“低”有如三角形的底部,最贴实,最宽厚、最稳定也最为根本, “低性写作”就在这样的阔大背景下出场了!这样的“低性写作”,可说是回到金字塔底部的写作。

                    “低性写作”的动势与走向

    如今,低诗人们纷纷“引体向下”,以低诗歌写作以低性写作姿态自娱自乐。所谓“引体向下”的“体”,是指诗人的“情思”之体——放肆的思维方式与放浪的情感方式;文本的“象态”之体——纵欲的形象与粗鄙的语象;以及吸引读者欣赏的“姿态”之体——平易明达的“体式”与通俗易懂的语体。低诗人们纷纷采取这种“引体向下”的低姿态,是否要向人们重新讲述那个巨人安泰回到大地,从母体身上获得力量的故事?“引体向下”是低诗歌写作的共同选择,也是低性写作基本姿态。中国低诗歌写作与低性写作走向以民为本的社会底层与赤裸裸的生命下体部位——它们都是与大地同构的卑贱象征!这样的低性写作,势必从根基上获得了最厚实的力量!
 
   “引体向下”使低性写作获得了新的空间,新的前景。低性写作由于回到地面,在作者面前展开另一片广阔的视野,一片以审丑写作区别于传统审美写作的新大陆!作者的视界变了,其写作心态与语言文风也随之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低性写作的语体大幅度地改变着各种文体的面貌,使各种文本在低诗人手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格调与色彩。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该说,低性写作之所以能够任意开展得益于现代网络,那就是因为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自由——或隐或现地出没在低性写作之中。低诗人应当珍惜这种难得的写作自由,努力发挥和发掘低性写作和低诗歌写作的各种可能性。 

    低性写作与低诗歌写作获得了新的写作自由,但是新的写作自由说不定隐藏着新的写作陷阱!一方面,自由意味着了无羁绊、可以放任自在,放言无忌,另一方面,自由就等同于任性无度、肆无忌惮、毫无约束了吗?当广阔的原野向你召唤时,难道前面就没有深渊而一定是坦途?低性写作与低诗歌文本的良莠不齐有目共睹,其原因何在?这一点,只怕相当多的低诗人并未多想:自由与陷阱,深渊与坦途,可能是指社会方面的,也可能是指艺术方面的。何处是深渊何处是坦途,低诗人们在放疆奔驰时,得靠自己去选择去注意。
 
    对于中国先锋诗人,低性写作与低诗歌写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哪怕这一过程尚未充分展开势将波澜壮阔,低性写作与低诗歌写作都不是诗歌的最终目的。诗歌的发展是无限的,“诗到○○为止”的说法压根儿就是一个伪命题。从绝对的意义上说——诗无止境。低诗人并不是为低诗歌本身而写作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低性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低性写作。

    在当今的时代,关注人的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严峻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生态危机,特别是关注"底层社会"苦难的平民写作,终将走向争取民主与自由的公民写作。由于集权结构、集权意识与集权话语的浓重,中国的公民写作还缺乏相应的土壤,中国平民走向公民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但是中国诗人务必认识到,中国诗歌广泛的公民写作必将到来而且正在到来。



相关阅读:

调节身体机能要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
一个姿势就能看出她有过几个男友
喝咖啡真的会导致钙流失吗
想要白白白,从挑对防晒伞开始
另类温泉文化日本奢侈食品温泉浴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