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被公开拍卖 “二人转”叫出1800万元天价

  □晨报记者 高 磊

  日前,在天津,被誉为“中国演艺第一拍”的一场特殊拍卖会悄然落槌,舞台剧、演唱会、音乐会、芭蕾舞剧、中国戏曲等项目,首次成了“拍品”。带着“演唱会也能拍卖”的疑问,昨日,记者采访了演出界的一些专业人士,他们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答案——演出谈判难登“拍卖大堂”!

  ■现场一锤定音

  “二人转”叫出1800万元天价

  记者了解到,在这场拍卖会中,“东北风——二人转·大型舞蹈·杂技·武术综合演出”项目,以1800万元一年的天价找到买家,成为全场焦点;“孟庭苇——纯真年代演唱会”、“齐豫——thevoice·无界演唱会”分别以每场130万元和58万元被拍走;起拍价格为20万元每场的话剧《暗恋桃花源》,最终以45万元每场的价格拍出。甘肃省杂技团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和天津评剧院的评剧《家有九凤》则流拍。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功“输出”二人转演出的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普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算了一笔账:“1800万元看起来很多,实际是一整年的演出费。我们每天都有一场演出,算下来一场不到5万元,而实际上我们每场的收入可以达到六、七万元。”

  ■圈内质疑不断

  演出商:一次拍一年,谁敢保鲜明星

  在上海东方演艺公司总经理曲跃看来,把演出谈判这样具有专业特性的过程,放在拍卖现场公开化,“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就薄了点,似乎‘轧闹猛’的成分多了些”。

  他解释说,其实,谈演出项目好比厂商谈判,双方坐在一起,你来我回,私下会有很多谈判技巧的较量,譬如关于敏感的演出价格,常常会因为剧场条件、演出时机、场次多少等客观条件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别。他以某个因春晚走红的喜剧明星为例,“春晚以后的前半年,他的声势非常火,但下半年就远不如从前了,如果像这样的拍卖会,一次拍下一年的巡演,那对演出商来说,风险太大了。演出行业的时效性很重要,谁敢保证明星的‘热头’?到头来,说不定会血本无归。”

  曲跃告诉记者,演出行业比较特殊,没办法拍卖,“过于透明反而不利于发展”。

  圈内人:竞拍之下,容易助长“虚高”

  一位经常参与演出谈判、对上述剧目价格相当熟悉的圈内人,在看了拍卖价格后,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价格虚高了。”他举例其中的一部话剧说,“这个剧的价格再高不能超过22万元,否则根本不可能做下来,会亏得很惨,现在居然卖到40多万一场,太可笑了,感觉这拍卖就像是一群外行人在内行人面前‘作秀’”。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告诉记者,按照演出行规,像类似“二人转”一年巡演的项目,若是谈下来,“接盘方”往往能享受“大客户价”,“制作方称每场价格不到5万元,但实际上,这个价格高了一倍,有经验的演出商每场至少会砍掉一半的钱,买得多当然应该便宜,这是行规”。在这位圈内人看来,演出若是被当作字画一样,摆上拍卖会的现场,那么不可避免地就会在各方哄抬之下,助长“虚高”的趋势,另外,无法回避的一种可能性,就是“说不定有人会暗中集合几个买家,相互竞价,造成‘抢手’的假象”。

  明星经纪人:公开价格,艺人压力很大

  在听说了拍卖演出这一新形式后,一位明星经纪人表示并不赞同:“在这样的场合,如果流拍,艺人们如何面对啊?明星只能作为被拍的对象,这太被动了。”她接着表示,即便不流拍,但把“价码”公开在众人的面前,对于视之为隐私的明星来说,肯定也是不愿意的,“压力太大了。拍低了,大家会议论说,原来你只有这个价啊;拍高了,又怕未来一些演出商‘畏难’,不肯谈了。”

相关阅读:

卧室多了它竟让你厄运缠身
手相中生命线断了竟有这寓意
黄崖关,长城上建了八卦阵
《火炬手》又被指抄袭 赵本山“小品王”难保?
周杰伦吴宗宪林志玲被勒令补税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