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OK镜

    最近,各地ok镜受害者纷纷来京治病,仅同仁医院一家,就收治了20多位患者。患者大多已发生角膜溃疡,一些人因为医治不及时,可能失明。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了北京、湖南等地患者的联名投诉,并将与司法部的法律援助中心联合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

    一问ok镜究竟为何物?

    ok镜已进入中国三年了,同仁医院隐形眼镜中心的吕燕云验光师是最早一批试用者。吕女士说,ok镜确实效果明显,戴上一夜,第二天白天就能摘掉眼镜,然而一旦停用,视力又复原了。一周之后,吕女士放弃了ok镜。

    吕燕云说,ok镜全名为塑形性角膜接触镜(ortho k ,简称ok镜,是一种夜间配戴的隐形眼镜。在防治近视尚无有效方法的情况下,是一种可行的、非手术矫正方法。

    ok镜的作用原理是夜间睡眠时借助于眼睑的压力作用,使角膜变平,从而降低近视度数。但角膜本身具有弹性,在压力解除后一定时期会反弹回原来的状态。因此,ok镜对于近视并没有治疗作用,而仅仅是暂时的矫正。 

    吕女士透露,美国一家ok镜生产商在三年前推销产品时,明确表示“ok镜治不了近视眼”。

    二问ok镜为何屡屡出事?

    吕女士介绍,北京不少眼镜店和一些小医院的眼科医生都在向近视患者推荐和销售ok镜。市场上每副ok镜价格从2000元到7000元不等,引来不少人觊觎这一市场。

    一位经销商说,推销ok镜的主要方式是攻下眼镜店和医院。眼镜店为了挣钱,自然愿意销售ok镜。医院得到科研活动赞助费后,也就“开了绿灯”。

    配戴ok镜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角膜缺氧。正常人睡眠时角膜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氧状态,戴上ok镜便加重了这种缺氧状态。长期戴ok镜,局部抵抗力降低,护理不当则有可能造成角膜感染、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材质不过关是另一个原因,镜片应该独立包装泡在护理液中,但一些不法商人却把镜片成沓装在塑料盒里,以通过特快专递寄到中国。在同仁配镜中心,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推销商。

    吕女士说,近视患者配戴ok镜后是否安全,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验配时检查的医生技术是否过关;镜片是否合格;患者能否遵从医嘱进行科学护理。 

    吕女士说:“每1000个来同仁配镜中心要求配戴ok镜的人,在了解了其原理和副作用后,平均只有1个人最后会成为ok镜配戴者。”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是每个配镜点都能科学负责地对待顾客。

    三问ok镜是否该“封杀”?

    ok镜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研究,70年代受当时材质的限制,少量用于临床。90年代以来,由于高透氧材料及电脑数控车削技术的普及,ok镜得以用于临床。

    在日本,配戴ok镜至今还未得到批准,而在美国,只在大学实验室在专业视光师的指导下,有少数患者使用。有资料统计,在中国每年配戴ok镜的人数在两万人以上,而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一组数字表明,大约有24%的ok镜配戴者出现了不适症状。

    吕女士说,青少年近视患者因角膜可塑性强,ok镜的暂时矫正效果最为明显。但国内外临床显示,没有一人用过之后视力恢复了正常。

    北京的多位医生说,针对ok镜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在三年前就曾向本市多家职能部门建议规范管理ok镜市场,但三年来ok镜配镜点却只多不少。

    专家们说,ok镜最适合演员、运动员等有特殊需要的特殊人群。为了让更多的人免受其害,要么立法,将ok镜的配镜许可限制于指定的专科配镜中心,要么把ok镜完全逐出中国市场。

    紧急通知加强销售管理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5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加强ok镜的销售管理。通知指出,ok镜为医疗器械性产品,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注册证后方可销售。ok镜产品的生产厂家应客观如实地介绍ok镜的矫治原理,并说明ok镜的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疗效是可逆的,明确产品适用的矫正范围、适用人群、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告诉配戴者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ok镜广告不得有不科学、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的内容,不得有“彻底告别近视眼”等宣传语。

相关阅读:

用快速美白护肤品 小心闭经甚至不孕!
如何快速美白 美白方法都有哪些
美白丸能吃吗 这样做会让你离白越来越远
白糖洗脸去痘印法为你解忧 方法简单而实用
天天吃柠檬能美白吗 你吃对柠檬吃法了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