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没有规矩难OK

    ok镜“三个月就ok”的广告让“眼镜一族”怦然心动。全国十余位著名眼科专家共同会诊―――ok镜:没有规矩难ok。

    ok镜最近成了明星,频频见诸报端。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因配戴ok镜造成角膜炎、角膜溃疡的病例,有的高三毕业生甚至为此耽误了学业。这与ok镜“三个月就ok”、“摘掉眼镜,获得清晰自然的视力”等广告形成了鲜明反差。人们困惑了―――七八千元一副的ok镜,到底是否ok?日前,来自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同仁医院、上海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著名眼科专家共聚北京大学医学部,为ok镜会诊。这也是专家第一次给ok镜一个“说法”。

    诊断结果之一:ok镜是有效的

    ok镜原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利用人眼角膜的可接触性和弹性特征,以硬性接触法机械地压迫角膜中央部分以矫正视力。这种不用动手术就能矫正近视的方法,颇受青少年“眼镜一族”的欢迎。进入中国三年间,全国约有20万人配戴了ok镜,北京也有近2万人尝试过用戴ok镜的方法告别近视。

    来自多家医院的临床数据表明,ok镜是有效的。北京医院对177例病人进行的随访表明,配镜三个月后74%的患者恢复了1.0以上的正常视力;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中心对100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发现近视在500度以下特别是300度以下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配戴后效果最好,90%的患者裸眼视力可达0.7以上。

    人民、复兴等几家医院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只要规范操作,ok镜可迅速降低患者的部分近视度数,一些中低度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可恢复到0.8至1.2。但因角膜有一定的记忆功能,脱镜后会有反弹,因此ok镜的长期效果还缺乏有力的研究数据。专家同时提醒,眼压高、内皮缺氧、曲率过平、散光较大者都不适宜戴ok镜。

    诊断结果之二:ok镜有副作用

    市眼科研究所和同仁医院眼科在去年3月至11月间已经接待了16例因配戴ok镜造成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患者年龄在10至20岁之间,来时都是急性角膜炎或角膜溃疡,眼睛红肿疼痛,重者角膜中央几近穿孔,最严重的一例不得不接受了两次角膜移植,已很难恢复良好的视力了。

    北京医院夏群大夫出示的调查数据显示,16%至69%的ok镜配戴者有角膜损伤,14%至51%的配戴者看东西重影,1.58%的配戴者镜片污染沉淀。

    上海大学视光学系齐备教授认为,ok镜不同于一般的隐形眼镜,必须经过包括验光、眼压、外眼、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等一系列严格的检查,才能“量体裁衣”地订制镜片,试戴调整合适后还要定期复查。

    目前并发症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有些ok镜商家盲目追求效益,生产一些工艺粗糙、“像搓衣板一样”的劣质镜片;见ok镜有利可图,医院、门诊部、眼镜店甚至商场一哄而上,造成有些地方配验程序极不规范,只是简单验个光就敢配ok镜,复查时也只是拿手电筒照一照了事,并发症难以及时发现;不少配戴者卫生习惯不好,配戴前连手都不洗,也不定期到医院复查;有的镜片护理液不但没有清洁作用,还含有造成上皮脱落的有害物质;有些青少年听信“一镜到底”的广告宣传,没有在使用一两年后及时更换镜片,由于镜片表面出现划痕、变形等原因造成不良反应。

    诊断结果之三:ok镜呼唤规范

    “ok镜在国家药监局注册的是医疗用品,配验ok镜是一种医疗行为,只能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视光师完成。”北大医学部眼视光学中心主任、我国第一个眼视光学博士谢培英教授对ok镜的态度非常鲜明。

    就此,参与“会诊”的专家达成共识:ok镜的验配必须规范―――国家药监局应尽快制订ok镜合格标准以及配验人员、配验程序的相关规范;开展此项工作的医疗单位检查设备必须齐全,检测手段及程序更应严格规范;视光师应严格掌握ok镜治疗的适应症及正确使用方法,同时保证镜片的适时调整及更换;真实地向患者全面介绍ok镜的优缺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所用ok镜必须得到国家注册认证,其护理药液同样应选用清洁效果良好的、得到国家药监局认证的产品;严格监督ok镜的商业性广告。

    据悉,国家药监局将于近期制订出各项医疗服务工作规范及有关章程,以推动ok镜治疗的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用快速美白护肤品 小心闭经甚至不孕!
如何快速美白 美白方法都有哪些
美白丸能吃吗 这样做会让你离白越来越远
白糖洗脸去痘印法为你解忧 方法简单而实用
天天吃柠檬能美白吗 你吃对柠檬吃法了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