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调控蛋白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2期第32卷 短篇论著
作者:王继文 刘华昌 尹格平 孙晓明
单位:王继文 刘华昌 250031 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尹格平 孙晓明 流式细胞室
有资料表明,淋巴细胞凋亡发生异常是导致免疫紊乱和一些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1]。我们应用流式细胞计数分析了凋亡调控蛋白apo-1、apo-2.7和bcl-2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中的表达,旨在从凋亡的角度探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一、病例和方法
(一)病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1~56岁,平均33.3岁;病程1个月至15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即进行期和缓解期各抽血1次,抽血前均以pasi给患者的病情程度计分[2]。健康对照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0~52岁,平均35岁。
(二)实验方法:
1.试剂及来源: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apo-1和bcl-2单克隆抗体(apo-1-fitc、bcl-2-fitc)及藻红蛋白标记的apo-2.7单克隆抗体(apo-2.7-pe)均由法国国际免疫公司生产;淋巴细胞分离液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生产。
2.样品处理:晨取肘静脉血2ml,2% edta抗凝并悬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1500r/min离心15min,提取其中的淋巴细胞,加pbs 2ml漂洗,同速离心弃上清液,备用。
3.免疫反应:反应前调整细胞数至109/ml,分别取100μl样品放入3支试验管和3支对照管,试验管分别加20μl apo-1-fitc、bcl-2-fitc和apo-2.7-pe。对照管分别加20μl igg1-fitc、igg1-fitc和igg1-pe,室温避光反应30min,上机。
4.流式细胞检测:仪器为facscan型,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产品。上机前先用标准荧光微球调整仪器变异系数在2.0%以内,上机后收集10000个细胞,荧光强度以对数放大,测定光散射数据,结果采用macintosh650型计算机及cell quest plo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统计学处理:两样本均数u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二、结果
1.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即进行期和缓解期apo-1、apo-2.7、bcl-2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见表1。
表1 不同阶段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po-1、apo-2.7和bcl-2的表达水平(±s,%)
组 别例 数apo-1apo-2.7bcl-2
健康对照组200.53±0.240.90±0.6235.87±5.35
银屑病组
进行期305.59±2.86**△9.37±4.54**△2.98±2.19**△△
缓解期302.74±1.91*4.70±3.01*13.33±4.72**
注:与健康对照比较*p<0.05,**p<0.01;进行期与缓解期比较△p<0.05,△△p<0.01
2.相关分析显示:银屑病患者pblc对bcl-2的表达水平与pasi呈明显负相关(rs=-0.614,p<0.01),与病程无关;bcl-2与apo-1、apo-2.7亦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14、-0.443,p<0.05);apo-1与apo-2.7呈正相关(rs=0.434,p<0.05),二者在pblc上的表达均与pasi呈正相关(rs=0.435、0.412,p<0.05),而与病程不相关。
三、讨论
fas系统和bcl-2家族是调节淋巴细胞凋亡最重要的两类基因[3],其表达产物apo-1、apo-2.7和bcl-2蛋白分布于淋巴细胞线粒体膜、内质网及细胞膜上,对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活化和清除有重要调节作用,是维护机体免疫自稳机制的基础[4,5]。其中apo-1和apo-2.7是促使淋巴细胞凋亡的蛋白,bcl-2则是凋亡抑制蛋白[5,6]。实验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pblc表达bcl-2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中药及uvn光等治疗后病情缓解,bcl-2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仍较对照组明显偏低,说明银屑病患者pblc的抗凋亡水平下降。同时,银屑病患者pblc的apo-1、apo-2.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银屑病患者pblc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pblc的凋亡基因过表达与抗凋亡基因失表达,两方面都使pblc对凋亡的易感性增加。
相关分析显示pblc表达bcl-2的水平与pasi计分呈显著负相关,apo-1和apo-2.7则与pasi呈正相关,提示银屑病患者病情越重,淋巴细胞的凋亡调控失衡越明显,pblc凋亡发生率越高。国内倪晓等[7]曾报道银屑病皮损中呈现大量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形态,基底细胞表达bcl-2的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可见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亦存在调控失衡现象。细胞的凋亡及其调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银屑病患者pblc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cb. apoptosi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science, 1995,267:1456-1462.
2 fredriksson t, petterson u. severe psoriasis-oral theraphy with a new retinoid. dermatologica, 1978,157:238-244.
3 mountz jd, talal n. retroviruses, apoptosis and autogenes. immunol today, 1993,14:532-536.
4 schwartz lm, osborne ba. programed cell death apoptosis and killer genes. immunol today, 1993,14:582-590.
5 zhang c, ao z, seth a, et al. a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rotein defined by a novel monoclonal antibody is preferentially detected in apopototic cells. j immunol, 1996,157:3980-3987.
6 kabelitz d, pohl t, pechhold k. 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apoptosis) of mature perepheral t lymphocytes. immunol today, 1993,14:338-339.
7 倪晓,孙建方,杨海平,等. 银屑病皮损中细胞凋亡的原位标记检测与bcl-2的表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31:95-96.
(收稿:1998-04-06 修回:1998-08-13)
相关阅读:
白醋去皱纹的方法,教你三个白醋去皱小妙招
想要有效除皱 可以常吃这几种食物
皱纹劲敌:这样做真能有效去掉皱纹吗?
痘痘蛋糕火了!你的痘痘还好吗
微电流面部去皱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