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脉痔灵与桂利嗪联合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强力脉痔灵与桂利嗪联合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4期第29卷 皮肤病治疗

作者:胡敢 张红 王正元

单位:胡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重庆400010);张红(重庆市卫生学校医院皮肤科,重庆,400051);王正元(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皮肤科,重庆,400014)

关键词:强力脉痔灵;桂利嗪;静脉曲张性湿疹

  摘要:本文报道应用强力脉痔灵和桂利嗪联合治疗53例静脉曲张性湿疹。治疗组总有效率58.9%,对照组41.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8.7%,显著优 于单用的其它两组(p<0.001)。

  中图分类号:r750.05;r7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0-4963(2000)04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varicous eczema with aescuven forte and connarizine

  我们于1998年2月以来应用强力脉痔灵(aescuven forte,af,德国礼达大药厂生产)与桂利嗪(cinnarizine,crz,广东石岐制药厂生产)联合治疗53例静脉曲张性湿疹(ve)即郁积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 并与桂利嗪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将ve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即强力脉痔灵治疗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34~78岁,平均45.2岁,病程3个月~7年。b组即桂利嗪对照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31~76岁,平均43.8岁;病程2个月~8年。c组即联合治疗组(af加crz)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32~75岁,平均45.4岁,病程3个月~8年。以上3组全部病例未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且皮损均多对称和发生在小腿下1/3处,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并曾经用过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治疗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饭后口服强力脉痔灵2片,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桂利嗪25mg,每日3次。联合组:饭后口服强力脉 痔灵2片,每日2次,并同时口服桂利嗪25mg,每日3次。以上3组疗程均为8周,除有少量渗出、糜烂和溃疡部位外,其它浸润肥厚和粗糙角化及苔藓样变部位均每日外搽1次5%水杨酸软膏。对长期站立和负重工种或较重患者患肢辅以弹力绷带或弹力长袜、绑腿裹缠小腿,在治疗期间2个月均停用其它抗过敏和皮质类固醇及消肿等内外用药。

  1.3 评分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自觉症状和皮损体征,按四级评分法评价,以治疗前、后的积分公式计算积分: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详见表1。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显效:皮损积分下降>70%;有效为积分下降30%~70%;无效:积分下降<30%。

表1 静脉曲张性湿疹症状和体征的四级评分标准

分级 瘙痒 疼痛 丘疹与水疱 糜烂 溃疡 浸润肥厚 苔藓化角化 鳞屑 面积
0
1 少量 ≥1个0.5cm 少量 1~5cm2
2 中等 >3个0.5~1cm 中等 5~10cm2
3 难忍 剧烈 大量 重多 >5个1cm以上 大量 >10cm2

  2 结果2.1 疗效详见表2。af组、crz组及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9%、41.2%、88.7%。经卡方检验统计学处理,三组间(χ2=25.85)、a组与c组间(χ2=12.34)及b组与c组间(χ2=25.91)疗效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1);a组与b组间(χ2=3.36,p>0.05),无显著性差异。a、b、c三组起效时间平均各为4、5、3天。a、c组肿胀患肢治疗后较前测量踝上5cm和膑下10cm周长均有0.5~3cm不同程度的缩小。疗程结束停药1月后随访a、b、c组各有2、4、1例复 发或加重,再用药仍奏效。

表2 强力脉痔灵、桂利嗪及联合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的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χ2 p值
af组(a) 56 17(30.4) 16(28.6) 13(23.2) 10(17.9) 58.9 12.34 <0.001
crz组(b) 51 6(11.8) 15(29.4) 12(23.5) 18(35.3) 41.2 3.36 >0.05**
联合组(c) 53 28(52.8) 19(35.8) 4(7.6) 2(3.8) 88.7 25.91 <0.001

  注:*a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b与c组比较2.2 副作用:a、b组各有1例出现一过性胃部不适感,之后即 自行消失。

  3 讨论

  强力脉痔灵系从马粟树籽提取的植物制剂,有效成分为七叶皂甙素,其作用机理为:它能降低蛋白糖溶酶体的活性,阻止蛋白酶的代谢,使破坏血管壁细胞间隙的作用消退或被抑制,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减少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具有抗渗出消肿的作用;该药由于通过抑制了血液中的蛋白酶,使静脉壁的胶原结构不被破坏,增强了静脉壁弹性和张力,也恢复了毛细血管的强度和弹性,具有改善静脉弹性回缩的机能;它还通过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感受器,使静脉收缩,增加静脉回流量和流速,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减少静脉容积,降低静脉压和减轻静脉郁血,这对改善和消除静脉曲张郁血缺氧所致的下肢渗出肿胀、疼痛、瘙痒、疲劳负重感、因蛋白质和红细胞渗出所致纤维增生和皮肤色素沉着、郁血性皮炎及溃疡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2]。我们的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af与对照组crz其疗效无显著性的差异;联合组非常显著优于单一应用af或crz的疗效,提示这和af与具有抗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扩张外周血管的钙拮抗剂crz的协同作用有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af或(和)crz的联合应用系一治疗ve近期疗效较 好、副作用小而安全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春喜,臧广生,姚迪.强力脉痔灵对下肢静脉曲张患

  者血清sod、lpo、gsh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1998,7(5):388~38 9.

  [2]王朝生,丁春,田诗政.消肿新药——强力脉痔灵[j].中 国新药杂志,1998,7(5):389~390.

收稿日期:2000-02-02;修回日期:2000-04-03

相关阅读:

白醋去皱纹的方法,教你三个白醋去皱小妙招
想要有效除皱 可以常吃这几种食物
皱纹劲敌:这样做真能有效去掉皱纹吗?
痘痘蛋糕火了!你的痘痘还好吗
微电流面部去皱疗法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