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4期第29卷 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党倩丽 陆学东 张小艳

  单位:党倩丽(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68);陆学东 张小艳(陕西省人民 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8)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白细胞介素-4;γ干优素

  摘要: 测定38例慢性荨订疹(其中12例为人工性荨麻疹)患 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4高于对照组(正常人,p<0.01),患者组ifn-γ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ige水平对照组(p<0.01)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编识码:b文章编号:10 00-4963(2000)04

  the detection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l- 4、 ifn- γ and ig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为探讨慢性荨麻疹病人血清中il-4,ifn-γ及ige水平的变化,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eilsa方法检测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自1998年10月~1999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没有明显原因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6~60岁,病程3月~7年,其中包括12例人工性荨麻疹。对照组选自健康无过敏病史的40名正常人血清。所有患者测试 前3天停服抗组胺药及糖皮质类固醇药。

  1.2 试剂:人il-4elisa试剂盒及人ifn-γelisa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酶免法定量测定人ige试剂盒(北京 元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il-4、ifn-γ及ige血清测定均采用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具体步骤如下:取100μl标准品、样品及对照组血清分别加入试剂板的微孔中,37℃90min,自动洗板机洗涤,加酶标记二抗

  100μl,37℃60min,自动洗板机洗涤,每孔中加底物a、b各50μl,避光37℃15min,加终止液50μl,在450nm处测定od值。

  1.4 统计学分析: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患者组)及其中的12例人工性荨麻疹患者(人工性荨麻疹组)和40例对照组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均值(x±s)(见表1)。患者组il-4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慢性荨麻疹患者组ifn-γ较正常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ifn-γ含量大于10.4pg/ml,患者组为6例(15.79%),对照组16例(40%)。患者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ige水平大于100pg/ml,患者组中为18例(47.37%),对照组为10例(25%)。经线性相关分析,慢性荨麻疹组与对照组il-4与ifn-γ的r值为0.1485,il-4与ige的r值为0.3156,ifn-γ与ige的r值为-0.0378,上述各组线性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述各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表1 il-4、ifn-γ及ige水平(±s)

  组别例数il-4ifn-γige

  慢性荨麻疹组3847.31±10.643.11±0.23118.97±19.83

  对照组408.46±2.0617.01±4.7633.44±10.31

  3 讨论  本组实验研究表明,38例无明显原因而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其血清中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超过34pg/ml,占57.89%,说明约一半以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th2细胞分泌因子有改变,另外患者组的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说明慢性荨麻疹病人血清中th1及th2之间平衡关系有可能被打破。因为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和il-2,th2细胞主要产生il-4和il-5。il-4可以增加igefc段低亲和力受体的表达,并可释放可溶性cd3/ige结合因子,与mige阳性细胞结合并诱导其分化,而与 促进b细胞ige的产生有关;ifn-γ对il-4的生物学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1]。

  ige在慢性荨麻疹升高的比例占47.37%,与以往报道基本一致[2],本实验发现ige水平与il-4水平及与ifn-γ水平之间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慢性荨麻疹病人血清中ige水平影响因素较多。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原因不明,可能与常期暴露于某种抗原,在其刺激下引起体内il-4水平升高或ifn-γ水平降低,th1与th2细胞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有关,提示th1与th2可能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中起作用。

  基金项目:陕西省卫生厅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编号98019 )

  参考文献:

  [1]金伯泉主编.细胞和分子免疫学[m].第8版.西安:世界图 书出版社,1995.106~108.

  [2]金贵和,宋方吉,李惠刚,等.荨麻疹抗原皮试及血清

  总ige含量测定的初步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2):96~ 97.

  收稿日期:1999-09-12;修回日期:1999-12-06

相关阅读:

白醋去皱纹的方法,教你三个白醋去皱小妙招
想要有效除皱 可以常吃这几种食物
皱纹劲敌:这样做真能有效去掉皱纹吗?
痘痘蛋糕火了!你的痘痘还好吗
微电流面部去皱疗法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