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七旬老人卖鞋垫 赚钱不多挺开心

    2月4日13时,天透着几分阴冷,76岁的魏春英干完家务,并让身体有病的老伴午休后,便来到客厅作出摊前的准备。

  收拾起缝纫机上一个还未缝制好的鞋垫,放在针线筐里,然后把已经做好的不同颜色、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鞋垫用皮筋绑在一起,放在一个纸箱里,再把纸箱放在一辆四轮小车里,便出了家门。

  “大妈,又出摊了。”当魏春英提着椅子,推着小车走上新华街时,不少熟人都主动给老人打起了招呼。

  每天目标

  卖出十双鞋垫

  挣够三十元钱

  20分钟后,魏春英来到自己位于贸易大厦北门的摊位前。摊位旁来往的行人熙熙攘攘,魏春英那个小小的摊位并不起眼。只见魏春英从口袋里取出老花镜,熟练地将十余种不同类型的鞋垫摆放整齐,然后坐在椅子上,边休息边等待顾客上门。

  “这些鞋垫都是大妈一针一线亲手做的,质量绝对好。”见一对中年夫妇前来询问,魏春英连忙探起身子进行介绍,“这种棉鞋垫是用布料和太空棉做的,这种单鞋垫是用5层布缝制的。”听了魏春英的介绍,这对中年夫妇最终买走了一对单鞋垫。

  对于魏春英来说,中老年人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年轻人大多对她做的这种样子普通的鞋垫不感兴趣,所以但凡有中老年人来到摊位前,魏春英总是会不遗余力地进行介绍。

  “奶奶,这里有本命年鞋垫吗?”在老人和记者聊天的空档,一位年轻人来到摊位前询问。魏春英一边招呼他,一边熟练地从一打鞋垫里,取出一双红色的鞋垫递到了年轻人手中,“这是昨天晚上刚做好的,最适合本命年穿”。年轻人接过鞋垫,开始试大小。“颜色质量都不错,大小不太合适。”这位年轻人最终还是离开了。

  “鞋垫看似小,却非常讲究,像这种本命年鞋垫是专门用红色的布料做的,这种男士鞋垫,是用牛仔布料做的,耐穿……”说起鞋垫,老人如数家珍。“鞋垫讲究的是个舒服合适,所以想做出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的鞋垫其实很难。”魏春英说。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逢年过节,每天都要出门摆摊,魏春英有什么目标没?老人说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每天争取卖出10双鞋垫,挣够30元钱。

  摆摊动力

  也许她比较累

  但她非常充实

  魏春英在街头摆摊已经有11年了,如今,找魏春英买鞋垫的大多是老顾客。

  11年前第一次出摊的情景,魏春英至今难忘。那时,她在老伴的鼓励下,连做了一个月鞋垫,然后带着几十双大小颜色不同的鞋垫,在老伴的陪伴下,出门摆摊了。

  “第一天虽然挣得不多,但能通过自己双手挣到钱,心里还是非常高兴,随后,在老伴的支持下,我开始上午在家做鞋垫,下午拿出来卖。”魏春英说,就这样,她的摆摊生活延续了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挣的钱不多,但身体却非常好,挣的钱还能贴补家用。”魏春英说,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不少人,而这些人都成了她的老顾客。

  11年来,每天7时许,魏春英便坐在缝纫机前开始做鞋垫,年龄大了,眼睛不好,虽然带着老花镜,但为了做到针脚整齐,她要连续几个小时弯着腰低着头,一点点缝制,忙活一个上午才能做出3副鞋垫,即便如此,平时街坊邻居和一些老顾客找她做鞋垫,她总是来者不拒,而且不收任何费用。

  2011年10月,魏春英的老伴突发脑出血,魏春英不仅要一个人出摊,还要照顾老伴的生活,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孩子们心疼母亲,多次劝她注意休息,但魏春英仍不肯放弃坚持了11年的摆摊生活。

  “和其他老人相比,我过得比较累,但我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减轻了生活的负担,还改善了我们老两口的生活,挣的钱虽然不多,却过得很充实,我觉得很快乐。”魏春英说。

  上图 魏春英在向顾客介绍她做的鞋垫。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