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坏了出门求助呕吐一地无人帮扶

  “一个老人被救下来了”“出来的是一对老夫妻”……“11·15”胶州路大火,给世人留下最深刻的画面就是老人。调查发现,在如今的上海,像胶州路公寓这样的老年人聚居的高层不在少数。

  昨天,上海气温突降,寒风骤起,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虹口区虬江路的虬龙公寓,在这栋20层高的大楼里住着119户居民,而其中老年人的比例高达50%以上。从吃饭、买菜等日常小事到修煤气等排除安全隐患的大事,已成为高层独居老人们生活中的最大困境。

  险情中的无助

  煤气疑似泄漏,老人奔出楼后突然呕吐只能返家

  昨天上午,记者敲开了郭阿姨的家门,据悉,今年66岁的郭阿姨独自居住在虬龙公寓的9楼,儿子在浦东机场上班,媳妇在莘庄上班,平时夫妻俩也会经常来看望老人。但是日前郭阿姨突然感到不适,虽然很多生活琐事还能做到自理,但是郭阿姨坦言,平时不觉得,可一旦出了事还真不知找谁了。

  郭阿姨告诉记者:“前天我人就不舒服了,一直在床上躺着,到了中午想起来弄点东西吃,结果发现煤气怎么都点不着了,而且厨房里还有异味,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郭阿姨想到,估计是煤气的电池没有了,可是翻了几个抽屉都没找到电池。“当时我就想自己出去买两节电池算了,可又担心煤气出了其他问题。万一发生泄漏啥的,大冷天里又窗门紧闭,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真是把我急得团团转!”

  但是,当郭阿姨坐电梯下楼后,还没走出大楼就因为头晕吐了一地,实在无力外出的郭阿姨只能返回家中。“儿子在浦东机场上班,打电话给他,也赶不回来,我索性就没告诉他。还好他留了一个他在周家嘴路上班的同学电话,他们关系很好的,所以让我实在有事就找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郭阿姨向儿子的这位同学求助,没过多久,儿子的老同学就上门为老人更换了电池,再检查了一遍,煤气又能正常使用了。

  虽然事情解决了,但郭阿姨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有些心有余悸。“要是没有这个年轻人,我肯定急死了,在发生危险的时候,才知道身边没人不行。”

  寒风中的蹒跚

  为买一点菜走了近两小时,不敢多买因“拎不动”

  家住虬龙公寓的陈阿姨已经在床上躺了两天了,自从去年老伴过世后,她就一个人独自居住在这里。

  “儿子媳妇上班都很忙,再加上媳妇在坐月子,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天天过来照顾我。”陈阿姨告诉记者:“我今年70岁,老伴走了以后,心脏就一直不好,稍微动动就头晕、恶心。”

  已经两天没有买菜的郭阿姨昨天强拖着病体前往菜场买菜,而记者也陪同陈阿姨一同前往。“这个菜场看似就在马路对面,但隔着一座桥,要绕一个大圈子才走得到。”

  昨天早8点,记者搀扶着陈阿姨下楼,“今天一下子冷了很多,我就明显感到不舒服了”,一出楼门,陈阿姨把帽子戴得更严实了。在记者的陪同下,陈阿姨来到了吴淞路四平路口的桥脚下,这段平常人走六七分钟的路,陈阿姨足足走了15分钟。接下来,即使是在记者的搀扶下,面对上桥下桥的20多级台阶,陈阿姨仍显得力不从心。走到浙新路菜场门口,陈阿姨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水。

  在整个买菜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陈阿姨买的东西并不多,2个番茄、1元韭菜、5个鸡蛋、28元小排。当记者问及,是否因为菜价贵所以少买点?陈阿姨表示:“我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有2500多元,不愁贵,就是拎不动。”在记者表示可以帮忙提菜后,陈阿姨才又买了卷心菜和一条鱼。“真是谢谢你了,这样我这个礼拜都不用买菜了。”

  走出菜场,记者陪同老人原路返回家中,此时已是上午9:40了,只见老人把菜往厨房地上一放就躺倒在客厅的沙发上。在休息了几分钟后,用颤抖的手倒了杯水,再从药瓶里拿了颗药,吃完后脸色才有所好转。

  》社区能做什么?

  居委会定期探望,组织老人结对子

  昨天,记者来到虬龙公寓所在的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红星居委会,分管虬龙公寓的块长薛玲玲向记者介绍:“虬龙公寓是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当初搬进来的都是享受到最后一批福利分房的人。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科长、处长现在也都是一把年纪了,子女成家立业后都搬走了,所以现在楼里面独自居住的老人超过50%。”

  随即,薛玲玲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上面记录着虬龙公寓每家每户的信息。“203是一位90岁的独居老人,406、1803的老人也有90岁了,606是离休老夫妻两个人住的……”薛玲玲细数着每户的情况。

  “对于这些老人,我们居委会逢年过节都会上门探望。通过定期组织些活动,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说话间,记者看到薛玲玲桌上放着一张《虹口区爱老助老项目工作进度月报表》,上面明确记录着居委会一个月几次上门看望老人,打多少电话。

  “但我们居委会的人手毕竟有限,做不到天天上门去看望,所以就想到了在居民间开展一对一结对子。结成对子的老邻居会经常去敲敲对方的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跟我们联系。”

  》子女该做什么?

  卖现住房换大房把老人接来同住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自从胶州路火灾发生后,不少子女都在考虑通过房屋置换的方式买大房子,把高层独居老人接出来跟自己一起住。在采访中,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结婚就想搬出去,自己独立生活,过两人世界。但在这次胶州路火灾发生后,我和丈夫都开始觉得不放心让老人独自居住。所以我们现在打算把现住的房子卖掉,换大一点的房子,就能把老人接来跟我们一起生活,这样照顾起来也方便。”

  记者手记

  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他们不该是最无助的人!

  昨天,记者敲开了虬龙高层公寓多户人家的大门,结果发现:开门的清一色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钟点工走了,78岁杨爱芬老人坦言,现在遇到突发事件都叫不到人帮忙;77岁的蔡阿姨股骨坏死,双目失明,出门即使走几步路也只能借助出租车……面对这些老人,记者不由地感慨: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更多人伸出援手。特别是那些在高层建筑中独居的老人,当意外发生的时候,辛劳了一辈子的他们,绝对不该是这座城市中最无助的群体!“子女工作忙,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虽然居委会让我们结对子,但我和隔壁老太的身体都不大好,怎么办啊?”“真想我们社区里也能有个老年食堂,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解决了生活中的一大半困难。”……在采访中,记者倾听着老人们的呼声,也记录下了社区的努力与子女的孝心。然而,这些努力,相比独居老人这个庞大的群体,相比他们生活中的那么多无奈,还显得远远不够……

  一边是步履蹒跚、力不从心,一边是被各种杂物占领的狭小走道、锈迹斑斑轻易推不开的高楼安全通道大门,记者不由担心:在胶州路大火之后,那些在高层建筑中独居的老人们的安全由谁来保障?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