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夫妻喜欢骑三轮车“散步”

  在回民区三顺店巷社区一带,人们经常看到这么两位老人。老公公经常骑着三轮车带着老太太“散步”。两位老人都已是80多岁的高龄了。如今,二老最大的乐趣就是骑着三轮车上街溜达,买买菜,逛逛早市,等中午时分一起回家做饭,这样已持续了10多年。

  昨日,记者在老人家里,感受到了他们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浓浓的幸福。

  恩爱60多年

  只要天气晴好,每天早上7点左右老两口就骑上三轮车出去,到早市上转转,买些新鲜的蔬菜,再到附近的小公园里溜达一圈,呼吸点新鲜空气,回头再和街上的邻居们闲聊几句,附近的大街小巷都能留下了老两口幸福的身影。

  丁万金老人今年83岁,老伴儿比他小一岁,他们已经走过了63个年头。1947年两人经家人说媒在丰镇市举行了婚礼,婚后老伴儿在家主持家务,洗衣做饭等所有家务都落在她身上。丁万金是名老师,负责外面的工作。日子过得虽清贫,但其乐融融。在这里他们8个孩子相继出生。

  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两位老人始终相互搀扶。10多年前,丁万金在丰镇退休后,被呼市回族乐语学校返聘任教,于是他带着老伴前往呼市居住。现在虽已都是80多岁的高龄了,但身体还算硬朗。老伴儿10多年前摔坏了腿,但是经老头10多年的精心照顾,现在已经能走路,而且还能干简单的家务。

  “现在耳朵不好用了,聋了。”丁万金的老伴儿说道。“说她耳朵不好用了,但她还能和你(指记者)聊天,一句也不差。”“你们说啥呢,高点声。”老伴儿看着记者和老头说话,有功夫没理会她了。她坐在沙发上,一边用右手揉搓着左手,一边用急切的眼神看看记者说道。

  当谈起子女时,老两口眼睛里满是骄傲。8个孩子6个从事教师行业,其中也有评为教授的。虽然早已是儿孙满堂,但老两口却不愿与子女同住,起居全都是自己料理。而且老两口各有分工:老头负责“力气活”比方说和面、擀面,老太太则负责在一旁指挥。“以前我是不干家务的,自从老伴儿摔坏腿后,彻底放弃了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回到家中专职伺候老伴儿,也就渐渐地学会了做饭。”老头解释。

  说起父母,大女儿感慨道:“父母健康长寿就是我们子女的福气,而且父母很恩爱。”

  乐趣、享福

  丁万金老人是读书人,而老伴儿不认字。“我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老太太乐呵呵地说。

  据老头介绍,老太太70多岁时摔坏的腿,虽说儿女每天都来看望伺候,可是考虑到子女们都有工作,所以老伴在病床上躺着的这两年时间,都是由他照顾。老公公怕老太太闷了,就给她读书,讲故事。

  在丁万金老人的精心照顾下,竟然恢复了,而且还能自己走路。“大夫都说这是个奇迹。”老太太补充。

  怕老太太在家发闷,除了讲故事、读报外,老头还经常骑着三轮车带着老太太出去逛逛,买点菜,呼吸点新鲜空气,再和街坊们唠唠。

  最有趣的是两人配合做饭。那天老两口要吃莜面,而且中午外孙也要来蹭饭。所以,二老早早地就和好了面。老太太从厨房里端出面盆“你推,我瞧着。”丁老乐呵地卷起袖子,在老太的“监督”下开始干活。老太的牙都掉光了,换了好几次了,而丁老特别好,吃饭一点不误事,但是为了照顾到老伴儿,每次都做些好咬的饭菜。

  子女们家境都很好,再加丁老也有3000多元的退休费。子女们都劝二老雇一个保姆来伺候他们,但是遭到了二老的反对。

  “我们现在都能动,就不顾保姆。如果生活有人料理,自己就动弹的少了,不利于健康。”丁老说。

  “走走动动才能吃得进饭,能吃能睡才能身体好。”也许这正是二老的长寿秘诀,也是他们多年的乐趣,更是能共享天伦之乐的福气。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