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昏迷住院,无法开口说话,市民凡女士带着婆婆的存折和证件去银行,却因为不知道存折密码,怎么也取不出救命钱。着急的凡女士说:“这人躺在医院抢救,急等着用钱,取不出钱可怎么办?”
据凡女士介绍,她婆婆是丈夫的养母,今年81岁,11月2日突发脑出血,她和丈夫赶快将婆婆送往医院抢救,婆婆自住院就一直处于昏迷中,20多天花完了他们原本就不多的积蓄。婆婆有18000元的存款,她就拿着婆婆的存折和身份证到银行去取钱。可是,当凡女士跑到银行一问,才知道即使老人昏迷,没有密码拿着存折和身份证也无法取出存款。之后,凡女士带着婆婆的身份证、自己的身份证以及医院的证明,甚至还有婆婆所在社区的证明及民政局的证明,再次来到婆婆开户的银行取钱。但还是因没有存折密码,任凭凡女士如何解释,银行也不肯“通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凡女士:“取钱就一定要存折密码,如果没有密码就需要老人亲自来,这是银行的规定。”这下可让凡女士犯了难,婆婆现在昏迷不醒,即使到了银行又不能说话,更不用说记住密码了。凡女士向记者介绍说:“丈夫是3岁时经家里的几个亲戚商量过继给婆婆的,婆婆和她的弟弟(凡女士丈夫的亲生父亲)户口在一起,我们一家四口的户口在一起。因此,银行担心家里人对这些钱有争议,说是收养手续不全,没法办理取款手续。”凡女士已经跑了一个多星期,证明开了好几份,至今钱还没有取出。
12月3日上午,记者咨询银行工作人员像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凡女士的婆婆不能到银行来,他们也可以上门去办理相关手续。鉴于凡女士的婆婆已经昏迷,没有主观意识,就只有出示相关认养手续才能办理。另外,也可以去公证处开证明,银行有了公证处的证明之后,就能办理。
记者随后咨询了大梁公证处的王主任。他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六条规定,对原《收养法》实施前发生的事实收养,公证机构仍按《司法部关于办理收养法实施前建立的事实收养关系公证的通知》规定办理事实收养公证。凡女士的丈夫已经形成了事实收养,他们会根据核实调查程序办理,只要证明齐全,他们会尽快为凡女士做公证。12月3日上午,凡女士和丈夫赶紧带着相关手续到公证处去办理收养公证等相关手续。等手续办完,他们就能到银行取钱了。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