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老人周有光入选

  中华文化五千年,人文智慧耀东方。近日,“2010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名单陆续揭晓,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以及文字改革等诸多领域均有杰出贡献的世纪老人周有光,获得“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凤凰卫视主办,旨在以年度评选的形式向所有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的人物致敬,彰显中国社会的文化关注。活动将推选出本年度在社会科学研究、弘扬传统与新兴文化事业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10余位文化人物,颁授“2010中华文化人物”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及纪念品“人文杯”。

  提起周有光,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汉语拼音之父”,因为他主持编制的国际通用“汉语拼音方案”泽被亿万人。但事实上,周有光的成就远非只在语言文字领域。作为一位资深经济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先后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撰写了《全球化巡礼》《两大文明古国的经济起飞》等一系列极具分量的篇章,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走向,并大胆地指出,“中国只有藏富于民,才能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而从1955年开始,周有光又被委以文字改革的重任: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和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语文专著2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在汉语拼音方案、语文的现代化、文字发展规律、中文信息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都硕果累累,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力。2007年,周有光获得用于奖励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杰出成就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周有光还是一位“永远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在年逾百岁之后,仍然孜孜以求、探索真理。2010年,辑录周有光近年来所观所感的各类杂文的结集——《朝闻道集》与读者见面,该书辑录了集中体现先生近年研究成果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华夏文化的复兴》《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等39篇文章,而其中23篇都是先生百岁之后的新作。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去年12月正式启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每年举办一次。“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定于12月中旬在南京举行,凤凰卫视将向全球华人播出典礼盛况。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