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姜明礼的“潮”生活 写“历史” 开博客

  家住海区艺术城小区的姜明礼老人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将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姜老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是研究中苏关系的历史,不久他还出版了自己编写的《关于中苏关系的回忆》。记者还了解到,姜老用俄文写的多篇有关中苏关系历史的文章还被俄罗斯的杂志和报纸刊登。

  姜明礼老人今年已经71岁,1997年从原海勃湾矿务局退休后开始在家专心研究中苏关系的历史。老人说,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给予很大帮助。不仅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援助。姜明礼是东北人,出生于1940年,由于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所以特别喜欢看有关这段历史的书,退休赋闲后就有了写书的念头。

  为了研究中苏关系的历史,姜明礼老人收藏了多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老报纸,年份最老的是1952年11月7日发行的《东北日报》。记者在老人收藏的报纸中还看到一份1957年11月7日发行的《内蒙古日报》。老人告诉记者,这些报纸是他多年来的收藏,有些已经停刊,现在到史料档案管理部门也不一定能找到。

  虽然已是71岁高龄,但姜明礼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对中苏关系的历史侃侃而谈。不仅如此,老人的俄语水平还不一般。采访中,老人给记者拿出了多张登有他作品的俄文报纸。2008年,学铁路设计专业出身的他还翻译出版了前苏联学者普拉伏金所著的《车站和枢纽设计习题解》。

  平日里,除了看书写书外,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我喜欢看中苏关系方面的书,可书店里这类图书太少了。孙子给我提了个建议,让我到网上找,看在线图书。”老人说,他不久前还在网上开了自己的博客,将作品放到网上供人阅读,希望别人给他提提意见;让内容更加丰富准确。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就是姜明礼老人的晚年生活。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