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虽还早,圣诞老人却急了

  离圣诞节还有20多天时间,圣诞老人就已在省城提前“上岗”。记者走访省城市场发现,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今年的圣诞商品较往年价格略涨,最高涨幅三成左右。

  小商品市场里圣诞老人“开会”

  昨日上午,省城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不少店铺已经洋溢着浓浓的圣诞味。在一家圣诞商品专营店里,吹萨克斯的圣诞老人、坐雪橇的圣诞老人、爬梯子的圣诞老人扎堆“开会”,从真人大小的到几公分高的,大小不一,都红衣红帽,十分喜庆。除圣诞老人外,各种型号的驯鹿玩偶、花环、铃铛也挤得满满当当。在另一家玩具店,“圣诞快乐”的红色横幅挂上了门头,4米多高的圣诞树挺立门口,老远就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圣诞气氛。

  各类圣诞商品最高涨价三成

  提前驾临的圣诞老人今年身价略涨,最高涨幅超三成。城隍庙经营户李老板说,圣诞商品基本都来自义乌和广州,今年进货时就发现价格比往年涨了一点。 “根据品种涨幅不同,一两块钱的小东西涨了两毛钱左右。”另一位经营户阮老板说,普通的玩偶、玩具与去年价格差别不大,涨得多的主要是圣诞花环、驯鹿模型、圣诞老人等一些大件玩具和含棉商品。“涨幅最高达三成以上。”一家玩具店老板说,一款小朋友戴的简易圣诞帽,去年进价四毛,今年涨到五毛。

  经营户们认为,成本上涨是涨价主因。圣诞商品多用化纤、塑料、棉等材料制成,今年这些原料价格普涨。除了原料,人工、运费也在上涨。

  合肥人过圣诞不过图个意思

  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圣诞商品已热闹登场,但目前还是看的多买的少。不少经营户诉苦,圣诞生意不好做。

  在省城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经营户李老板说,圣诞商品已上架几天,目前销售情况不是太好。经营户阮老板说,这几天来看圣诞商品的顾客不少,可买的不多,可能是时候未到。圣诞商品季节性强,没有“中间商”,大多是直接销售给单位、酒店等,每年销售最火爆的时间也就是12月中旬到圣诞节前几天。

  经营户陈先生介绍,合肥人过圣诞节大多“重形式轻内涵”,买圣诞商品也就图个意思,对质量不关注。 “便宜就行,因此合肥的圣诞商品档次偏低,卖不出高价,利润也有限。圣诞商品季节性强,真正的销售期也就半个月,卖不掉只能压着等明年。 ”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