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员,总不想成为社会的累赘……若过世定将捐献有用的器官回报!”身患尿毒症的湘乡农民江礼谷给妻子何伏良写下了这样的“遗书”,表示愿捐献器官,以期让更多的生命延续。11月25日,何伏良致电湘潭晚报新闻热线,希望好心人能救救丈夫,救救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
中年汉子患上尿毒症
江礼谷是湘乡市龙洞镇韶东村一组的村民,今年38岁。
“之前多次晕倒,可谁知道是尿毒症!”一谈起丈夫的病情,何伏良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何伏良回忆,丈夫第一次晕倒是在2004年的一个晚上,因起床接电话,突然倒在地上,并在地上昏睡了几个小时。“2008年3月,丈夫再次晕倒。”何伏良说,当时组上一位老人过世,丈夫去抬柩,谁知途中再次昏倒,被人抬回了家。
两次意外昏倒,何伏良都劝丈夫去医院检查,可江礼谷都以“还年轻,身体没事”婉拒了妻子的提议。此后半年,江礼谷渐渐感觉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不仅乏力,血压也开始升高。
“一开始还以为是感冒,”2009年4月2日,浑身无力、精神恍惚的江礼谷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湘乡市人民医院。焦急等待一天后,检验结果出来了——尿毒症,并已经进入中期。
江礼谷根本不相信自己得了这种“绝症”,4月4日,夫妻二人急忙赶往长沙湘雅二医院复查。经专家确诊,江礼谷患的是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ckd中期、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长沙专家的诊断,让夫妻二人顿感天旋地转。
15岁女儿愿捐肾救父
在长沙住了13天院,花了一万三千余元后,因经济压力,夫妻俩无奈地回家了。
回家后的江礼谷一边进行保守治疗,一边坚持着自己的老本行——修理摩托车,而何伏良除了种田、养猪外,还得抚养两个孩子。
“他的身体是越来越差,尿液排不出,全身浮肿。”何伏良的泪水再次涌了出来,她说丈夫以前是一周做血液透析一次,后来变成一周两次,现在是十天做四次。而每次透析至少需要400元,这还不包括打补血针的费用。
一年多来,江礼谷治病共花去23万余元,而其中12万元是借来的。据了解,治疗尿毒症,一般采用透析和肾移植的方法。“有一天,女儿说,‘爸爸,把我的肾给你吧!’”何伏良说,女儿叫江何,取夫妻二人姓氏为名,今年才15岁。
说起女儿,夫妻俩脸上都显得很自豪。但对于女儿捐肾的提议,江礼谷表示坚决反对。“她有自己的未来,要是她把肾给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将来她怎么嫁人?”江礼谷说,女儿还小,希望她好好读书。
认识的人都说他是好人
韶东村的村民、村委会的同事都说江礼谷是个好人,不仅乐于助人,对待工作也认真负责。
“在我们这一带人中,他是一个难得的大好人。”村民胡文广说,江礼谷16岁母亲因病去世,读初二的他随即辍学,继而学习修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在他那修车,如果一时没有钱,他也不催帐,即使过了一两年。”
在胡文广眼里,江礼谷的赚钱门道并不多,但在2008年村里修水泥路,江礼谷却一次性捐了三千多元。“村民有什么需求,他都愿意帮忙,且从不背后讲人坏话。”胡文广如此说。
“他从2005年起,担任了三年的村支委,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村支书彭冬秋眼里,江礼谷是一位称职的村干部和优秀党员。
而何伏良眼中,丈夫勤劳、踏实、忠厚。“结婚17年来,他从来没有跟我吵过架,”回忆起当年的相识,何伏良难得露出了一丝微笑。
“我愿捐献器官延续他人生命”
11月25日上午,江礼谷静静地躺在床上,微闭眼睛,胡子拉碴。
“睡得不好,不能吃东西,肚子又胀,要是治不好,就捐器官给人家。”江礼谷用微弱的声音说,自己还年轻,还没来得及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和回报社会,因此心有不甘。
江礼谷介绍,自2009年从长沙湘雅二医院回来后,就萌生了捐献自己全身器官的念头。而在何伏良提供的一份“遗书”里,江礼谷写道:作为一名党员,总不想成为社会的累赘,但生命只有一次……在有生之年,定当尽力回报社会,若过世也定将捐献有用的器官回报。“
据了解,为了救治儿子,64岁的老人江湘贵于今年4月只身前往安徽打工,每月千元工资,回寄八百。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