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站为失明老人买菜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社区服务站

  人物:西城朱苇箔胡同陈基

  故事:双目失明老人无儿无女,社区服务站缓解生活难处

  1987年起,陈基老人就一个人在西城朱苇箔胡同生活,因为双目失明,购物、吃饭和出行,都是他生活中的难题。自社区成立社区服务站,老人的生活困难得到缓解。

  煮饭不熟,每天只吃两顿

  陈基老人今年76岁。昨晚8时许,西城朱苇箔胡同一间约20平米的房间里,双目失明的陈基正坐在床沿上,一手按着桌子上的锅,一手用筷子夹锅里的方便面。

  “做饭不方便,我就随便吃点吧!”发觉有人进来,陈基解释自己煮方便面吃饭的原因。

  陈基读过大学,原是哈尔滨铁路局的助理工程师,1975年,由于患病毒性角膜溃疡不治,双目失明,回到北京。1987年,母亲去世,无儿女的他,独自一人生活至今。

  多年来,像买菜、生煤炉、做饭和出行等,都是陈基生活中的难题。

  陈基记得,有一次他去图书馆找资料,当拄拐棍走到车站乘车时,他不知道一辆车就要关门,伸手上车,手被夹伤了,当时手钻心的疼。

  陈基冬天生煤炉时,手经常烫伤,自己缝补衣服时,手还被多次戳伤流血,而做的饭菜,更是经常菜洗不干净,饭煮不热。

  “天一亮,我就会面对生活的难题。”陈基感叹他的生活不易,多年来,他每天只吃两顿饭,以减少麻烦。

  陈基说,后来,他学会了盲文,每天靠触摸着盲文度过一个个日夜。

  社区服务站充实老人生活

  陈基老人说他现在的生活很快乐,因为社区有了工作站,工作站人员不停地帮助他。

  后来社区工作站又增加了服务站,陈基老人得到的服务更多了,老人平时买菜、做饭,甚至带路、办残疾证等,都有服务站人员的服务。服务站还为老人办理了居家养老服务券,以此聘请钟点工,钟点工再拿券到服务站兑现工钱。

  陈基说,现在只要他打打电话,服务站的人都会来帮助他,刚入冬时,服务站的人还给他送了煤炉排气管道,以方便他安全生煤炉。服务站还与媒体联系,为他招募大学生,为他读报纸,“我现在的生活可充实了!”

  陈基说,如今,有了服务站人员的帮助,他找到了生活目标,他正在学习中医按摩,学成之后,他将给自己按摩,保持健康身体,给社会减少麻烦。

  提问“十二五”

  q我想问社区服务站和居委会有什么区别?社区服务站具体做什么工作?社区能不能有老人饭桌,以方便我们这些老人吃饭?陈基

  a西城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是选举产生的。随着居民服务需求的增加,他们发现居委会既带领居民做民主自治的工作,又做便民的服务工作,压力很大,于是成立了社区工作站。去年,该站又演变成社区服务站,受居委会指导,服务站的人员是聘任的。目前,该区255个社区,均有社区服务站了。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提倡辖区每个社区都设立老人饭桌,有的社区因场地和居民需求原因,暂时没有,但会逐渐得到解决。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