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的陈淑珍老人托人给本报打来电话,想卖掉自己住了十年的房子以供自己住进养老院,几天来,很多读者打来电话,纷纷表达对此事的关注。
11月19日上午,一个来自广州的电话终于令大家放下心来,对方正是陈奶奶的养女婿王先生:“我们不会让她去养老院。”
每年请养母去广州小住
听说陈奶奶想卖老屋进养老院的事后,王先生已经连夜跟老婆从广州赶回了长沙,“周末的时候还给妈妈打过电话,她没提卖房的事情。”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语速很快,说话的人正是王先生,“这几天,我已经连续接到很多长沙朋友的电话,责怪我为什么不好好照顾老人。”
王先生的老婆告诉记者,她跟丈夫都是长沙人,上世纪90年代结婚后赴广东创业,现定居广州。因为工作忙,每年只能回长沙两三次,但每个周末都会给妈妈打一次电话。“小时候我无依无靠,是妈妈养育了我,没有她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我,我当她是亲生母亲。近几年,我们每年都会将妈妈接到广州住一阵子,她舍不得长沙的老朋友,又不习惯广州的生活,所以每次住一段时间后又会回来。”
老屋里有一家人的记忆
谈起陈奶奶想卖的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内的老房子,王先生说,这是岳父生前所买,“岳父待我很好,我们一家人都在这间房子里生活过,这里就相当于我们的祖屋,我想妈妈肯定是不舍得卖的。”
王先生表示,由于自己远在广州,他将老屋的地址门牌号都告诉了长沙的朋友,“万一有紧急事情发生,我们赶不过来,就只好先麻烦朋友帮忙了。”他表示不会阻止老人卖房,“如果妈妈硬要把房子卖掉,我们肯定会接她去广州。”
谢谢大家的关心
王先生说自己每个月都寄回了生活费,陈奶奶却说,这些钱应该是女儿女婿还给自己的。原来,老人曾借给女儿女婿2万元创业资金。
王先生告诉记者,钱其实早就还清了,但不管老人怎么说,自己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女儿女婿连夜从广州赶回,乐坏了陈奶奶,她说,“孩子们很忙,我原想卖了房子再和他们说,没想到反而给他们添了这样大的麻烦。”
经过商讨,陈奶奶一家人决定暂时不卖房子了。听说很多热心市民想要帮助老人,王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扶了扶眼镜框,谢谢大家的关心,他们一定会照顾好老人。
记者手记
亲情面前,钱不是问题
年近九旬的老人想卖老屋去住养老院,陈奶奶的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养女婿夫妻的出现,一家人的团圆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从老人跟女婿的聊天中,记者不难感受到他们之间浓浓的关爱,在这种气氛下,关于老人的生活费和那2万元借款的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亲情,就如同一件贴身的毛衣,不昂贵不耀眼,可是却让人有暖暖的依赖感。
愿老人有个平安幸福的晚年。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