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的鸟类被称作候鸟。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催生了一群前往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在萧山,就有这么一群“候鸟老人”,他们冬天“猫”在三亚,待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再返回萧山居住。
“候鸟老人”的“双城记”生活很滋润
上周六,太阳才露了一天小脸,第二天又下起了阴冷的小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眼看着萧山的天气一天天变冷,76岁的陆成栋和老伴开始想念海南的冬日暖阳了。于是,两人打包行李后,就赶往海南过冬去了。
“今天还在收拾屋子呢,很久没住了,得打扫一下,要是你明天这个时候打来电话,我可就在朋友那里搓麻将喽。”昨天下午,拨通老陆的电话,那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为何选择到海南过冬?老陆说,这缘于5年前的一次海南游。老陆是机关单位退休的,4个子女个个事业有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退休后,老陆开始周游全国。游过很多地方,海南是一个让他感到最惬意的地方:“气候好,空气好,到处都是蓝天白云和明媚的阳光。”
那次海南游后,老陆萌生到海南过冬的想法,跟家里人一商量,老伴和子女都挺支持,于是他在海南买下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一新后,冬天就住了进去。和海南明媚的阳光一样,老陆说自己和老伴到了海南后,心情也一直不错。“我们在海南过冬已经5年了,连春节都是在这里过的。”
老陆说,他和老伴的“双城记”生活过得可滋润了: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底生活在海南;等到春暖花开时就住到西湖区的金色年华养老院;到了秋季,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回萧山陪90岁高龄的岳母。
老陆说,如今在海口的万绿园里、三亚的海滩上,到处能看到时髦的“候鸟老人”们相伴而行。
随友而居,“候鸟老人”生活不寂寞
海南与萧山远隔千里,有人不禁要问,孤零零地住在那里不寂寞吗?其实不然,候鸟喜欢群体行动,“候鸟老人”也是如此,他们随友而居,生活一点都不寂寞。
北干街道的老刘是其中一群“候鸟老人”中的“领头雁”。早在2006年,老刘在一次海南游后,在三亚某小区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过起了“候鸟”生活。“海南的天气好,空气好,对治疗老年人各种疾病很有好处。”在老刘的推荐下,他的很多朋友也动了迁居的念头。随友而居,邻居队伍越来越壮大。“就我们小区,我认识的就有6户邻居是萧山人,我们经常在一起拉家常。其他还有不认识的,听口音也是咱们萧山人。”
“老年人都很怕冷,有高血压、关节炎的话,一到海南就好很多。每年冬天,我们就过去居住,次年开春再返回萧山。”老刘说,身边这种例子很多。每逢度假旺季,老年人就成为三亚市区度假公寓的主要居住者。子女出钱,老人“出”时间,这类看不到海景的公寓相比海景度假房,房价较低,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得起。老刘还说,“候鸟老人”在海南购房后,虽然一年中自己就去住几个月,但若是有亲朋好友去海南度假,还能供他们居住,因此利用率还算蛮高的。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