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张清镜 古稀之年学画学有所成办画展

  “年过古稀何所为,砚回朝夕自耕犁,花鸟山水随意画,诗无平仄信口题……平凡人生平凡过,说是无为亦有为”。时常喜欢念这首打油诗的张清镜,1994年2月从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退休,当年4月到阳江打工,当过工厂副厂长、农场场长,一干就是八年。2002年春节后他返回江门,实现真正意义的退休,这时已经70岁了。

  70岁开始学画画

  所谓人到老年万事休,可张清镜偏有未了之事,就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痴情追求。他在70岁前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条件研习书法、绘画,真正退休后,他不想闲抛岁月,于是决定完成年轻时的心愿,从此他一头钻进书画艺术的海洋中,并乐此不疲。

  2002年9月1日,张清镜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江门分校国画系读书,成了苏以、周松楷的弟子,有人把这形容为“老来学吹笛”。庆幸的是,由于老师的耐心辅导,周边人的鼓励,更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张清镜深深爱上了绘画艺术。函大放寒、暑假,他也不放过时间,请外省来江门的千山画院院长传授绘画技巧。一年多后,他在江门市人大老干活动中心办起第一次画展来,展出牡丹、鱼、虾等花鸟画34幅、书法12幅。参观的同事、朋友看了,无不惊讶地说:“张叔,学画才一年多,学得这么好,真不敢相信。”虽然花了一些钱装裱字画,但他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他选了一幅牡丹寄给香港的二哥,二哥的女儿、女婿看了,来电催要两幅。他又寄了两幅画去,亲戚喜欢极了,很快装裱起来挂在大厅里。一位旅居美国的朋友回江门看了画展,也要求他为其绘一幅四尺开的“梅开五福”带回美国。画展过后,跟他要画的朋友不下10人,还有人要求第二年跟他一起办联展。

  张清镜年龄虽老,但心境年轻,这与他爱画画有关。他认为画画好玩,寄情翰墨,可自娱;画画可以充实生活、陶冶性情,还可以结交朋友。总之,绘画对他来说,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在函大学画两年毕业后,仍坚持研习,自组了一个十二三人的兴趣小组,地点设在市人大老干部活动中心,每月活动一次,请黄安伟、徐文德两位老师辅导学画。老师品格高、技艺好,义务讲课不收费,既示范,又点评,既改画,又送画,大家深受感动,学画更加努力。

  用书画艺术为民服务

  2008年5月,市里开办老干部大学,张清镜既读绘画班,又读书法班,还当了绘画班班长,义务为同学们服务。他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很注意“群乐”氛围和组织大家参与公益活动。他利用自己善书画这个长处,努力丰富机关、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市人大老干部饮茶时,他拿自己的书画给大家看。他义务为自己所在的启华社区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栏达十几次,而且是自己出资买纸,书写创建文明城市的标语。春节到了,他义务为社区居民写春联,仅2010年春节便给70多户贫困家庭送上了象征喜气祥瑞的春联。在老干部大学组织的义卖春联活动中,他两次应邀到东湖公园广场挥毫义卖书画作品。他还非常关心青少年成长,闲暇之余教3位小朋友学习绘画,送了100多幅画作给青少年朋友。

  2009年10月22日,张清镜在五邑图书馆举办“寄情翰墨老来乐”个人书画作品展,历时12天,展出书画176幅(其中书法22幅,国画154幅),群众参观后赞扬声一片,更有人留言:“张老‘快乐自己找,开心人不老’的乐天精神,不舍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祝书画展成功!”

  张清镜既从群体活动中学众人所长,又从公益活动中感到助人为乐的快乐。绘画成了他修心养性、荡涤名利之心、直追无我之境界的长寿之道,并因此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年78岁高龄的他,最近被评为“江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蓬江区10名“我身边的文明之星”之一。

  目前,他正忙碌着筹备江门市老干部大学绘画提高班12月中、下旬在五邑图书馆举办的国画作品展。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