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救助行动正式开始。根据辽宁省民政厅《冬季和亚运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自本月16日起,市救助站各项冬季救助的工作加紧进行。今年的冬季救助,不仅仅限于流浪乞讨人员,遇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人员都在救助范围之内,先劝导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再甄别返乡或安置。冬季救助的重点是流浪精神病人、危重病人、老人和未成年人。
昨天一大早,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将棉衣、棉裤等御寒物资装上救助专用车,奔向市内四区的繁华地段,劝导救助街头上的流浪乞讨人员,同时将御寒的棉衣送给他们穿上。市救助站站长侯玉玺介绍,由于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已经进入严寒季节,往年像候鸟迁徙般的流浪乞讨人员,本来是要迁徙到南方,可是由于广州亚运会,这个群体绝大部分都暂时云集在气候相对适宜的大连。根据街头上流浪乞讨者急剧增多的客观实际,救助人员已经上街进行大面积的劝导、排查和摸底,针对不同类型建立专项档案,区别对象进行甄别,按照救助政策进行救助、帮助和安置。侯玉玺还透露,大连救助站和广州救助站已经达成共识,亚运会期间,广州如有大连的流浪者,大连救助站就立即派人前往接送返乡;大连如有包括广东等南方省份的流浪者,将暂时滞留在大连救助站,减轻对方的压力。
流浪精神病人、危重病人、老年人和儿童,历来是冬季救助行动的重点救助对象。这个群体,有的丧失自主行为能力,在严寒的冬季经不起风寒肆虐,主动救助这个群体,保证他们安全顺利度过冬天刻不容缓。为此,救助人员在恶劣天气将增加巡查次数,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救助,对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将及时送去御寒棉衣、棉裤等物品和食物,并随时跟踪,以免冻死、冻伤;将主动和公安、卫生、行政执法等部门联系,组成集中救助队伍,在冬季等恶劣气候期间开展几次集中救助活动。
据了解,全市救助管理社会化的培训活动,已经在中山、西岗和沙河口区进行,作为救助管理社会化的最前沿阵地,社区(街道)的救助管理作用不可忽视,侯玉玺说,救助站在“冬救”行动中不是单枪匹马,需要相关部门和全体市民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我市已经有8个冬季没有发生一起流浪乞讨人员被冻死的现象。
经过1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我市英雄纪念公园主题雕塑“血与火”改造工程中主体框架拆卸工作接近尾声。大连英雄纪念公园坐落于烈士山南麓,主题雕塑“血与火”建于1998年,由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师设计,高20米,全金属制作,重达150余吨。整个雕塑一如飞溅的鲜血,又如燃烧的烈火,雄浑壮观,气势磅礴,表达着经过血与火洗礼的人们渴望和平与自由的思想。经过十几年的风吹雨淋,雕塑外表出现锈蚀。有关部门今年决定对之进行重新修整,将材料更换成耐腐蚀钢板。从已经拆卸的部分观察,该雕塑内部结构异形复杂,施工者边切割拆卸,边测量记录,预计明年5月份之前将完成改造工作。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