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脑出血,两次被推进太平间又苏醒过来的他,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一位好心人捐助他200元钱,从此老汉一直心怀感激。
几年后,靠制作灯笼和塑料葫芦,老汉富裕起来,当他带着礼物回报好心人时,好心人说:“把这份感激奉献给社会吧!”
日前,6旬老汉决定:把他已经申请专利的灯笼和葫芦的制作技术免费传授给没有生活来源的人,“输血不如造血,我愿用我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做点贡献,以表我的感激之情。”
困难时 老人得到了200元捐助
吴春恩家住朝阳市龙城区的一座平房里,吴春恩介绍,他的灯笼和葫芦的制作技术,是从他爷爷那传下来的,而且他对这些技术都进行了改进。
但吴春恩患上了脑出血,医生曾先后两次宣告他已不治,但被推进太平间的吴春恩两次都苏醒过来。
吴春恩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欠了很多外债,他和老伴儿最后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后来一个女士来到我家,她从自己兜里掏出200元钱,说赶紧去买点米吧。 ”“我当时感动得差点跪在地上,但是那个好心人给完钱转身走了。”吴春恩的老伴李玉凤说,后来他们打听到那位女士是一个社区的主任。
吴春恩和老伴又开始制作灯笼和纸葫芦,慢慢还上了外债,并开始有了积蓄,当吴春恩拎着礼物去看望那位曾经帮他的女士时,女士拒绝了他的礼物,“她说:‘如果有这份心,你就把这份感激奉献给社会吧。 ’”
吴春恩夫妻俩记住了这句话,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或掏钱或给物,不计回报地帮助。
为感恩 他决定免费传授专利
不久,吴春恩将灯笼和纸葫芦的制作技术又进行了改进,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昨日,记者在他的家里看到了两本专利证书,发证的时间分别是在2004年和2005年。“这种技术是我和老伴的饭碗,一年就在年节前制作灯笼和葫芦,但全下来还能净赚五六万。”吴春恩说。
尽管如此,吴春恩和老伴儿最终还是商量把这个技术免费教给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我想为社会做点贡献,但能力有限,如果有人愿意学这些技术,我甚至可以出钱帮助他们。”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