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空巢老人之死负责

  老人之死警醒了谁?

  惊闻一名独居的空巢老人家中去世5年被发现已成枯骨的消息,令人震惊!

  老人死得非常孤独、悲惨,令人警醒,让人反思!这不但是老人家庭的悲哀,更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之痛,特别是老人之死背后所折射出的人间冷暖、亲情友情及人与人之间的无情、冷漠和麻木,正在拷问着人们的社会道德良知!

  文中的老人既然生活在城市小区,而且有自己的住房,说明老人曾经的经济和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但为何落得如此惨景,真不知其子女及亲属都到哪儿去了?邻里关系为何变成这样?如果是退休老人,那曾经的单位和同事是怎么关怀的,社区对其居民又如何实行管理和救助?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得到证实,特别应引起当地基层组织的高度重视,认真调查落实,并及时对老人进行善后处理,让老人安息,尽量减少社会不利影响。

  空巢老人的问题不但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为此,希望当地公安、民政和社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紧密配合,联合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老人的子女及其亲属等方面的情况,并严肃追究其责任!如果属于退休老人,其原所在单位应该给予老人必要的人文关怀。任何成年子女都应切实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无论邻里还是社区,都应该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救助,切实帮助空巢老人排忧解难,努力为他们办好事、实事,真正让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度晚年!

  社会转型期的突出问题

  空巢老人之死,从法理上讲,似乎谁也不应该担当罪责,从道德层面上讲则都应承担责任,但这些都是“马后炮”,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病而无人帮,死而无人知”的现象,这才是深层次问题。

  空巢老人现象是现在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突出问题。在城市,一些老人或子女在外地工作或不在身边,逢年过节才回一次家,父母平时的生活根本无暇顾及,邻居之间又较隔膜,即使同楼道的邻居也老死不相往来,老人们生病了,也无人帮助,俗谓“远亲不如近邻”,邻居的帮助是时刻都有的。

  可以入养老院。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的老人可优先进入养老院,这样,因年龄接近和生活经历相仿,老人与老人之间有更好的心灵沟通,生活也比较愉快一些,解决心灵的孤独或生活的孤独。但需要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设养老院。另外,要大力加强宣传,破除“没有人养才送养老院”的传统观念。此外,在社区应设立专门的帮助老人的电话,只要老人们有病就及时上门服务,社区或村组干部多到老人家走走,多关心老人们的生活,时时嘘寒问暖,邻居也应多关心身边的老人,尽到邻居间的道德义务。

  亲属、社区要承担责任

  一位孤独的老人在死亡数年后才被发现,这可以说是社会的悲哀。空巢、孤寡老人的生活、生命、尊严应该得到最起码的保障。

  在社会化养老还不够健全或者说老人还不习惯到福利院养老的今天,子女应该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即使老人有收入,子女也应该尽到看望、陪护、关照的义务。所以说,如果老人有子女等亲属,应该追究其法律和道德责任。如果是孤寡老人,那么所在社区就应该为这些孤寡老人负主要责任。

  另外,因为城市生活节奏日益繁忙,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一些企业改制后对退休职工不闻不问、社区工作人员也没有主动的了解、走访这些老人生活情况,都造成了不少空巢老人生病了没人照管、看护,甚至于去世多日也没有人知道的情况。养老问题应该和社会物质条件一起提高、进步,社会各界都应该营造一个好的爱老、敬老的氛围。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