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墩挡去路,电梯挤不上,打车遭拒载——
轮椅出行能否再方便一点?
商场门口石墩间隙很小,轮椅无法通过
商场外,数十个石墩子挡住轮椅前行道路;地铁内,无障碍电梯常被“无障碍”人士占用;马路上,一些出租车一见轮椅就加速离去……这几天,陆续有读者致电本报,抱怨轮椅出行遇到的种种烦心事。
昨天,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逛商场】
挡黑摩的殃及无辜
家住梅川路的王女士说,前天她推着轮椅,带腿脚不便的老母到中环百联购物广场购物。刚到门口,王女士就发现数十个圆形石墩子挡住了道路,间距很小,推车过不了。因身边没人帮忙,王女士只好推着老母悻悻而归。
昨天,记者来到王女士所说的真光北路上的这个出入口。只见大门被几十个圆形石墩三面包围,其中一面沿人行道边缘。两排石墩间隔较窄,约为50厘米,不时有顾客高举大包小包侧身通过;另一排间距较宽的石墩尽管可以让轮椅通过,但不远处有一地下车库挡住去路,若要从此处通行,必须绕很大一圈。
“没办法,为了阻拦黑摩的!”保安说,轮椅其实是被黑摩的“挡”住的,因为石墩子是用来阻拦猖獗的黑摩的,轮椅只是受其连累。“我已悄悄在角落里推开一个石墩,加大间距,方便通行。”保安说。
【乘轨交】
无障碍者抢占轿厢
家住长乐路的陈阿婆说,她在常熟路乘轨交7号线时,轮椅“挤”不进“无障碍电梯”;令她费解的是,“霸占”轿厢的往往是年轻人,“拼不过他们,还没进电梯,门就关了!”
昨天傍晚5时,记者来到轨交7号线常熟路站。此时正值晚高峰,车厢内挤满了乘客。“唰”的一下,列车门开了,下车乘客直奔“无障碍电梯”,一批接一批“走捷径”离开。记者观察了20分钟,发现抢在最前面的大多是行色匆匆的年轻一族,真正推着轮椅的乘客由于“行动缓慢”,常常赶不上电梯。
常熟路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障碍电梯”的使用对象包括老人、残疾人、推婴儿车或者手提大包小包的乘客等。无障碍电梯并非残疾人专用,没有硬性规定,全凭乘客素质。“行动不便者享有优先使用权,应该先满足他们。”工作人员强调。
【打的】
付小费竟因“未拒载”
家住新乐路的刘女士说,昨天清晨6时许,她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到医院看病,在路口打车竟被3辆车拒载。“一个司机说轮椅太大放不下,还有两个司机看到我身后的轮椅就径直加速开走了!”刘女士很气愤。
昨天下午,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的哥”,大部分人表示,愿意搭载携带轮椅的乘客。大众王师傅说,那些拒载轮椅车的司机主要是“怕麻烦和耽误时间”。强生陆师傅则说:前两天,一名70多岁的老人推着坐轮椅的老伴上了他的车,下车前执意要多给他5元钱“小费”,原因竟是“感谢他没有拒载”。
记者从沪上几大出租车公司了解到,携带轮椅的乘客可拨打电话订车,司机也会主动帮忙搬运物品;扬招时遇到拒载车辆,可记录相关信息并拨打电话投诉。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