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互助金 温暖每颗心

  维扬区甘泉街道新近成立了一个“困难党员互助基金”,发起者大多数是辖区内的企业家党员,“互助基金”所帮助的对象除了贫困党员,还有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援手他人,收获的是幸福和快乐

  天气凉了,该给孤寡老人添置冬衣了。昨天一大早,甘泉街道“困难党员互助基金”的发起人之一、爱心壹加壹食品厂厂长徐明峰就怀揣5000元现金,并且让工人拉了价值5000元的棉衣棉被等物资,来到镇区看望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而另一位发起人、润扬豆制品合作社负责人苏立宏也带着5000元现金赶来了。两人相视一笑,在给孤寡老人送上钱物后,随即转身赶往下一个困难家庭。

  在公路集村黄四组,困难党员王秋柏因年老多病,经济十分困难;双塘东庄的老党员李宏标,儿子去世,自己年老,无生活来源。徐明峰和苏立宏送上现金和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同时还计划帮助李宏标创业,由“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姚湾村顺利组的徐永顺是因病致贫的典型。前年,老徐的儿子被查出患癌症,长期治疗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掏空了,从此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徐老哥你放心,有困难我们大家一起帮,再大的难题也能解决。”捧着带有徐、苏二人体温的人民币,徐永顺激动得热泪盈眶。

  曾被评为扬州市十大道德模范的“扬州好人”徐明峰,乐善好施在当地早已出名,近几年来,他先后资助了69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被人称为“69个孩子的爸爸”。每当言及此,徐明峰总是摆摆手说,“有能力就帮人一把,如同送玫瑰花一样,手上留下香气,无论是助人还是受助,大家都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互帮互助,让“大家庭”温暖每颗心

  群众有难党员帮,但是,党员在生活上发生了困难,谁来帮呢?甘泉街道组织科调查发现,整个街道1066名党员中,有部分党员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或生病等原因,生活困难;有的党员想致富无门路、有项目又缺乏启动资金,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我们的宗旨是‘群众有难党员帮,党员有难组织帮’。”甘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郎俊说,街道共有31个党(总)支部,其中属于“两新”组织的党组织仅有10个,“企业党员居住在农村,村居党员务工在企业”现象较为普遍,这就带来关爱服务的脱节。“必须在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建立一种互帮互助互促的共建机制,让‘大家庭’温暖每颗心。”郎俊说。

  今年以来,甘泉街道围绕“群众有难党员帮,党员有难组织帮”的理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搭建平台、开展培训,为有职党员岗位成才、无职党员创业就业、流动党员知情议事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基层组织互促共建、互帮互助打开了通道,几个月来,先后有35名年龄较大的党员参加技能培训,22人实现了就业,2人创办了塑料制品、拖鞋加工企业……

  党员互助,成就乡村“爱心大舞台”

  9月底,在甘泉街道党工委的引导下,非公企业党支部、企业主党员、党员能人等发起成立了“困难党员互助基金”。每个成员主动以此为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困难党员互助基金”已经向有困难的党员和群众等困难群体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余万元,受到帮助的贫困党员和贫困农户分别达46个、33户。受到帮助的李宏标等贫困党员表示:“过去由于缺乏资金和生产技术,自己还处在贫困线上,现在党组织对贫困党员很关心,筹集资金帮助我们脱贫致富,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金,把扶持项目经营管理好,早日脱贫,不拖党组织的后腿。”

  “‘困难党员互助基金’架起了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的连心桥,是构筑党群干群关系的金钥匙,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奠基石,是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爱心大舞台。”郎俊感情诚挚地说,互助基金正在成为帮助社区贫困党员缓解临时困难、渡过难关的“贴心人”,互助双方也从中感受到了温馨和快乐。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