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常青花园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友芬就赶往14村的李爹爹家。前不久老人两次在家晕倒,为确保其安全,社区干部每天都得上他家看望。
李爹爹今年70岁,身体一直不好。去年,老伴为照顾孙子去了儿子家,他却执意独自留守在常青花园家中。上月10日和11日,他两次晕倒在家,幸亏社区干部及时送医才无大碍。事后,社区就老人的安全问题与其家人沟通,家人表示,李爹爹认为在福利院太受“憋”,雇人在家中照料又感觉生活被打扰,目前只能这么将就着过。“持这种观念的老人并非李爹爹一人。”宋友芬说,目前二社区共有300余位空巢老人,其中近200位健康状况欠佳。这些老人经济条件较好,但出于对个人生活习惯的考虑,大多不愿到福利院养老或雇请保姆。
家住12村的刘婆婆,独生儿子在京做生意,几年前老伴去世后,她就开始清灯只影的生活。前不久,老人胆囊炎发作病倒在家,社区干部将她送医后,建议她选择到福利院养老。但刘婆婆表示,除非自己失去自理能力,否则不会考虑离开家,“哪儿都不如我家舒服。”说起雇保姆,刘婆婆说:“家里突然多个人,哪儿都不对劲。”
常青花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超介绍,走访中发现,老人更喜欢在家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加上不少人子女在汉,周末能与子孙团聚,所以大多选择居家养老。拗不过父母,子女也只得尊重父母意愿,但都会请求社区干部代为关照。
据了解,目前条件较好的公办福利院床位有限,申请较难,而民办福利院条件大多与一般居家环境相去甚远,这或许是居家养老族偏多的另一注脚。
宋友芬表示,由于政府对社区养老的投入有限,目前社区对老人的照料仅限于发动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不定时上门看看老人是否安好,天气不好时给老人送粮送菜。二社区目前仅有17名工作人员,加上门栋长、党员和积极分子也不过近百人,平均一人得照顾3位空巢老人,“真是顾不过来,就怕有个三长两短。”
相关阅读:
寿命短的人,通常身上有“2白,2厚”,如果占一条都要多加注意
你老了吗?三件事做得“慢”,说明真老了
人到了多少岁才算是老人?或许这个答案会让你想不到
专家支招:老人踮脚走路有利健康?
老年人冬天早起需要注意什么